2)第127章 一部音乐、一首诗、一幅画_娱乐圈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小时,晚会组织者再大度,也给不出他这么充裕的时间。龙一缩谱后重新编排的版本,总共也就7分多钟。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化蝶》的主旋律会走三遍,但每一遍都会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

  现在给龙一伴奏的,并不是一支齐装满员的标准配置管弦乐队,那个阵仗太夸张了,燕大体育场临时搭建的舞台都不见得能排的开。而且成员都是轮休的乐手,但这些艺术家的水准依然毋庸置疑。

  乐队的伴奏非常专业,龙一需要做的,主要对缩谱后整体的旋律节奏进行调整,让作品被压缩后仍然不失整体的神韵;然后就是三遍《化蝶》主旋律循环和转换独奏乐器的时候,怎么才能衔接的更加平顺;而且每种乐器独奏的时候,伴奏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让大家听起来既不单调,又能最大限度的凸显出,不同乐器演奏时候的特殊表现力。。看正,A版章节/f上酷匠H网a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class=__cf_email__data-cfemail=b9f0de89eff9[emailprotected]/a

  重新编曲配器是一项很费神的工作,不过龙一的表现依然游刃有余。他熟练的指点调整着每位乐手的演奏方式,准确的点出某个声部进退的时机把握、或者节奏控制上的瑕疵……

  在音乐的领域,年龄从来没有决定性的意义。

  对于龙一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梁祝》的创作,有些乐手同样心存疑虑,但几天排练下来,所有人现在终于彻底相信,龙一对这部伟大作品所作的贡献绝对非同一般。

  如果不是对整部作品完全的了然于胸,是无法做到龙一这种地步的。至少他们知道,自己做不到,几位参加首演的首席也做不到,也许还有一个能做到龙一这个样子的,恐怕就是何老头了!

  当然,说龙一的水平能直追何树青,那纯粹是开玩笑,龙一自己都不会相信。但至少在《梁祝》这部作品当中,龙一对作品的理解,绝对不在何树青之下——那么问题就来了,除了龙一是《梁祝》主创人员这个解释之外,还能找到其他更加合理的解释吗?

  乐手们心里的小九九,龙一没觉察到,觉察到他也不会在意。自己的年龄确实太小,被人质疑才是正常的,自己只需要用实际行动,来化解这些质疑就够了。

  经过几番反复,现在整体编曲和配器的调整,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完整的串联了几遍,效果很不错。

  剩下唯一的问题,就是赵菲儿了……

  事实上,如果单独听赵菲儿自己弹《梁祝》,其实听不出太多的问题。

  可是跟这些挂着“音乐家”牌子的“伴奏”一块演奏,赵菲儿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