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寻神怪谈_甜妻归来:首席前夫靠边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颇有兴趣的,但他也知道古玩这个东西不是他这个阶层能玩的起的,要不是因为找胡万豪,他这辈子也不会来这种地方。

  刑灿没有顾得上去管两边摆放的小玩意,打开低德地图,找到净月斋径直的向着净月斋走去。

  走了差不多有十分钟,刑灿停在了一家黑底白字的店铺门口。这样特别的招牌,在整条街清一色的红底金字招牌里显得格格不入。

  他走上前去敲了敲门,半天没有动静,透窗户往里看去,发现这个店铺里面并不大,和大多数古玩店的布置差不多。

  只是这个店铺有些过于小了,店里的古玩也不是特别多,看起来生意不怎么好的样子。

  他打开手机一看四点三十二离着五点还差会,一抬头发现门上挂着一个小牌子,仔细一看上面赫然写着营业时间下午五点到凌晨五点。

  刑灿越发觉得奇怪“这么红火的古玩市场,大白天的不开门做生意是什么意思?放着活人的生意不做难道晚上做死人的?”

  想到这里刑灿觉得一股凉气顺着脚后跟直达后脑勺。好在现在还不算太晚,太阳还没落山,尽管净月斋的位置比较偏僻但还是断断续续的有人经过,也到不碍事。

  刑灿点了支烟看着街上喧嚣的人们匆匆走过,突然有一个熟悉的人影在巷子口一晃而过。

  “大伯?他不是十五年前就死了吗?”一道深深的疑问在刑灿脑海里想起。他的大伯是村子里那一辈唯一外出工作的人。

  每次过年回来都给自己带回很多城里的新鲜玩意,尽管父亲的兄弟姐妹众多,可在刑灿心里,大伯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和别的叔伯不同。

  大伯名叫刑飞,早年间是村里的木匠。最早和大部分村里人一样靠着大山生活,闲时,靠着木匠活补贴家用。

  爷爷和奶奶在生下老五时候就前后脚走了,一大家人生活的压力就这么到了大伯肩上。

  九十年代村里来了一伙招工的人,说是带着村民们去福建打工,一个月能给六百块钱。那时村里人种地一个家庭一年收入也就六七百块钱。

  消息一出村里的年轻人可就心动了,纷纷去找那个领头的报名去,大伯也在其中。

  可第二天要出发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又都没有了动静,只有大伯一个人到场。他只好带着招工的人挨家挨户去叫,可让人奇怪的事,每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家里的老人就像赶瘟神一样把他们赶了出来。

  没办法最后只有他一个人跟着招工的走了。后来大伯的确赚了些钱虽然不多,但和村里种地的比起来生活条件还是好了很多。不但盖了瓦房还在院子里打了口井。

  就这样在大伯的的养育下,刑灿的父亲和叔叔姑姑们也都长大了,后来又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可大伯却一直打着光棍,但每次有人给大伯介绍,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