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百五十七、深入的细节,皇帝一生+渗透_李坏穿越潇王世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越要小心翼翼,也发现更多,想到更多的事。

  每次与皇帝说话,他其实非常累,也许是习惯,也许是心理学留下的后遗症,一到关键场合,他都会专注于留意人的微表情,以此来推测当时人内心状态。

  可这招在皇帝这不太行得通。

  一般来说,人的微表情如同本能,自身无法察觉,总是不经意经流露。

  只有当人自身注意到,或知道这些知识,去刻意控制时,经长期训练才有成效。像后世的特工,专业骗术大师等,都会经过这样的艰苦训练。才能做到不让本能暴露在自己。

  皇帝肯定是不知道这些系统性知识的,他是如何做到掩饰微表情,李星洲不知道,大概与其本人一生经历有关吧。

  皇帝的一生是所有人都避讳的话题,就算德公也刻意避开不与他谈起。

  魏朝仁曾小心的跟他说过,皇上杀过自己的儿子,因为怀疑其谋反。

  而与皇上同辈的兄弟如今只活下来两人,他自己还有康亲王,按照岁数推算,皇上的许多兄弟不可能是自然死的,当然还有十年前死在乱军中的吴王。

  说到吴王......李星洲其实慢慢抽丝剥茧的想起更多。

  他没听人说过吴王的爵位,但单字王基本都是亲王。

  景国差不多与大宋是一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了无数的历史教训,皇上对皇家兄弟的权力是十分顾忌的。

  皇家子弟想要封王是很难的事,要求十分严苛,更别说干预朝政。不像汉、唐时期那样,随便一个皇子皇孙,都有很大概率封王。

  能受封亲王的,要么是康亲王那样,资历够了,年纪大了,给个封号安享晚年。

  要么像当初林王,起初他是长子,是准备立为太子的,封王拔高地位也就合情合理,可惜林王早早病死。

  之后就是潇王这样,靠着赫赫战功,加上皇帝宠爱得封潇王。

  但“康”也好,“林”也罢,乃至“潇”都是十分保守,没有那么尊贵的封号,足见皇权对王爷权力的保守和不放心态度。

  亲王最好的封号为“秦、晋、齐、楚”这四个。

  这其中“晋”为最,古往今来,从“晋”王成为皇帝的人是最多的,因为晋国是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春秋结束也是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结束。

  晋武帝司马炎、隋炀帝杨广、唐高宗李治、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周世宗柴荣、后晋高祖石敬瑭、南汉中宗刘晟、宋太宗赵光义等成为皇帝之前的封号都是“晋王”。

  而“秦、齐、楚”也是春秋霸主国,都是和“晋”一样是一等的封号。

  如果有人被封四个其中一个,晋王,秦王,齐王,楚王,那么就是至高荣宠,若是皇子,基本有很大概率入主东宫。

  而吴王虽低于这四个,但也是用春秋国号,远高于什么林王、潇王、康王这样的封号。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