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桥_三国有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中暗叹:诸葛亮、鲁肃……何期陶商麾下又有了这么两号人物?不知其才华如何,但单凭这嘴皮子和胆量,却非一般人能比,姓陶的小子倒是得人。

  场内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说了话,唯有贾诩低着头没有吭声。

  诸葛亮的目光在不知不觉间落在了贾诩身上。

  这个五旬老者虽然不曾说话,但诸葛亮能够看得出、也能够感觉的出来,他绝不是一般人物。

  可能最难搞的人,就是他。

  贾诩似是也注意到了诸葛亮的目光,缓缓抬头,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微微碰撞。

  曹操也顺着诸葛亮的目光看向贾诩,道:“文和,你有什么意见?”

  贾诩面色不变,还是那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道:“既然要当盟友,那就烦请借些粮,然后再借些粮种吧。”

  曹操的眼睛顿时亮了。

  中原自打黄巾之乱吼,屡遭更迭,田地被破坏的很是荒芜。

  而东南之地,近些年来一直富庶,特别是对于种粮产收一项,犹如神助,而粮草对于曹操来说,一直是个不好解决的大问题。

  正好乘着此良机解决。

  鲁肃和诸葛亮忧虑的互望了一眼。

  这个一直悄悄的不做声的老头,果然是比其他的那些人都厉害。

  一语中的!

  曹操满意的点了点头,刚想对两名使者发问,突然又似是想到了什么。

  他招呼过来侍卫取来笔砚,然后在一卷简牍上开始写字,然后将它卷成一圈,封死之后交给了鲁肃。

  “把这个带回去交给陶商,告诉他,这上面有曹某的三个要求,我绝不难为他,他若是能够满足曹某,对付袁绍,吾定当相助,若是不成,大家便各安天命吧。”

  鲁肃捧着那卷简牍,感觉沉甸甸的。

  ……

  两名使者回到了彭城,将这次出使的事情向陶商叙述了一遍。

  陶商拿过曹操给他写的那卷简牍,见上面果然是罗列了三个要求。

  一是粮草和稻种,二是己方要派人前往江南观摩学习开垦。

  这两点在某些方面来讲属于资敌行为,但陶商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首先,自己即使是不给曹操这些东西,曹操早晚也会通过暗中的手段弄到。

  江南那么多稻种,怎么弄还弄不回来一车半车的?

  技术那个东西更简单,派人劫持几个当地的老农专家,亦是可行,只不过会多些周折。

  这个时代也没有那么严格的技术保密工作,陶商想要严防死守,只怕是不太可能。

  既然明白这些技术早晚都会被曹操偷走,索性就顺水推舟的做个人情给曹操,不过得要求他出兵之际,自己才给他兑现,这样可谓是一举两得,谁也不算是吃亏。

  不过第三件事,倒是令陶商没有想到。

  但见简牍之上,曹操赫赫然的写着四个明晃晃的大字。

  “我要二桥。”

  诸葛亮摸着下巴,站在陶商的身边,道:“老师,二桥是什么东西?”

  陶商苦笑着道:“不是东西,是两个人。”

  “两个人?莫非是咱徐州的当世奇才?”

  陶商摇了摇头,叹息道:“不是当世奇才,而是两个女子,且这俩人不在徐州,应该是在江南。”

  “两个女子?”

  诸葛亮在这方面显然还是个小白,直接道:“曹操要两个女子来干什么?”

  陶商充满悲哀的看了诸葛亮一眼。

  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懂,看来自己的这个徒弟在知识上多少是沾点偏科啊……老家伙要这两个人当然是要:

  “ri”陶商重重的说了一个字。

  诸葛亮听了更是糊涂了。

  陶商也不跟他废话,道:“孔明,你火速去帮我通知郭嘉一声,让他派校事府的探子帮他打听一下,乔玄现在的隐居之所何在。”

  诸葛亮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随即忙着去办事。

  还没等走出两步,却听陶商又突然道:“还有一件事,从明天开始,你的课业当中,为师要给你加上一门生物课……连曹操要两个女人要做什么都不知道,你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