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三章:训诫百官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周围,很快就蔫吧下来。

  这周围的,无论无知百姓,还是那些喜好高谈阔论的士子学子,无一不在对他痛骂,无一不在称颂当今皇帝的圣贤。

  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是做了很多人都做的事,为何遭受千古骂名的是自己,而某些背后的人还躲在暗处数钱。

  不过无论如何,他的时候到了。

  “斩——!”

  随着监斩官的一声大吼,刽子手酝酿多时的大刀顷刻间挥下,一时一飙鲜血飞出,一颗脑袋伴随着周围轰然的叫好声,滚落在了地上。

  ......

  紫禁城,懋勤殿。

  一座三足鼎式的香炉中正焚着檀香,香烟环绕,大殿虽然比不上三大殿的宏伟庄严,却也气氛肃穆。

  丹陛之下,天启一朝的文武大臣们正恭敬侍立。

  最前面是举朝知名的内阁首辅、东林魁首韩爌,其后便是内阁次辅、东阁大学士魏广微,以及军机房的崔呈秀、张维贤等人。

  在他们身后,是朝中的肱骨重臣,左都御史刘宗周、刑部右侍郎顾大章、工部尚书冯铨等人。

  再次一批的,则是御史袁化中、吏部侍郎陈于廷等九卿科道,最后面的,便是朝廷各部院衙门的副职官员,如兵部职方司郎中杜立德等人。

  除了这些人,现在的朝廷上还出现了两派新势力。

  这些官员普遍年轻,但是才堪大用,而且大部分都是在三省大地震中有功发迹,在今年才进入朝廷中枢。

  其一,是以杨嗣昌、卢象升、孙传庭、朱燮元等人为首的新帝党。

  这些官员几乎都是蒙受了朝廷新政策才得以为官或升迁,皆以帮助当今皇帝做事为己任,而且普遍才能较强,不会怕这怕那,肯担当大事。

  因为年轻,这些新人干劲更足,且不乏文武全能之才。

  其二,便是以温体仁为首的浙党。

  国本之争以后,浙党逐渐销声匿迹,东林党对士人为官进行垄断,导致年年新官九成为东林。

  直到温体仁横空出世,才是打破了这一垄断。眼下,浙党正在朱由校的暗中扶持下卷土重来。

  大殿中,除了文武百官外,御前勇卫营亲军,当值内监,还有众多的大汉将军,俱都肃立在丹陛周围。

  面对着眼前上百名匍匐在地的官员,这些人的心态与他们毕竟不同。

  “…诸位都听说了吧,朕下旨查抄了吏部右侍郎郑我朴的老家,当时朕记得还有人劝过朕,说他是忠良。”

  朱由校眼如利刃,缓缓扫过丹陛之下的群臣,冷笑:“现在呢,还有人说他是忠良吗?还有人说他是清流吗?”

  “清流这个词,都叫你们给败坏了!”

  殿内寂静不已,百官无一人敢发一言,朱由校不无意外,将一份奏疏扔到阶下,扔到官员们的中间,道:

  “足足四百多万两白银!”

  “你们知道,去年九月起的辽东之战打了一年,花了朝廷多少银两吗?算上安抚泰宁、朵颜诸位的赏银,一共也就四百多万两!”

  “你们知道,朝廷一年的税收是多少吗?也才二百多万两!”

  “这还是王在晋清查畿辅,增加关税以后!”

  朱由校在两月以来一直对传言一言不发,不表露态度,一切如常。

  可却在这两日之间,忽然命锦衣卫查抄了一名四品大员的府邸,这番训诫众人虽然已有准备,但却毫无应对之法。

  这一番扮猪吃虎,打了满朝文武一个措手不及。

  话说到这里,朱由校的声音已经越来越接近这次朝会的核心问题,指责贪官,为什么要说给自己这些“不是”贪官的人听?

  有些听懂的臣子,已经在努力克制身体上的颤抖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