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5章 懂?_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至于说一心想要增强煤炭产量,那是因为此时大汉对于煤炭的需求在大幅度的攀升。

  李云泽很清楚原本清澈的大河,是如何变成了黄河的,而泥沙淤积的黄河,千年已降给下游带去了多么可怕的损失,形成了恐怖的地上河,自然也是知晓的。

  所以想要避免以后年年去修河堤,年年在河工上花费数以百万计的银两,可结果却是越修越是溃,那就要从源头上抓起。

  而源头,就是关中百姓们长年累月的烧柴。

  关中百姓做饭,都是用的柴,而这些柴的来源,自然是看似取之不尽的林木了。

  李云泽之前就计算过,单纯是为了吃饭而生火做饭,关中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的柴火消耗量就在十斤以上。

  关中地区数百万人口,一天就要用千万斤的柴火,年复一年的下去,再多的树林也给砍光了。

  而且李云泽还在整个大汉推广勤洗衣服勤洗澡,多喝热水不喝生水等医疗卫生防疫知识,为了能够烧热水洗澡喝热水,柴火的消耗量更大了。

  这种情况下,对于穿越者来说,第一个想到的念头就是煤炭。

  所以李云泽在各地推广挖煤,用煤炭取代木材的消耗。

  在单纯依靠人力挖掘煤炭的时代里,想要多挖煤那就需要用矿工去填。

  而李云泽又不是视百姓如刍狗的暴君,自然不可能拿大汉的百姓性命去填矿产,所以来自匈奴与中南半岛上的土著,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可惜持续几年的抓捕之后,现在已经很难在抓到合格的苦工了。

  视察了一番矿场,李云泽转悠到了就在矿场边上的煤场。

  一边看着当地的矿工们将煤炭参上黄泥等物做成蜂窝煤,一边想着还能从哪里去抓人来做事。

  匈奴那边不断后退,此时长城北边二百里之内,几乎见不着匈奴人的部落。

  边军出塞数百里,都不见得能遇到匈奴人,更别提抓苦力了。

  南越那边自然不必多说,还没被抓的都躲在密林之中,那边烟瘴横行,哪怕是最贪财的游侠,也不敢深入其中。

  现在要么就是开大战,要么就是寻个更加合适的地方收集苦力。

  “南洋岛上到是有不少的黑矮人,可他们也喜欢住在密林之中,想要抓人损耗太大。”

  走到一堆堆等待运走的蜂窝煤前,李云泽沉思“要不干脆去阿非利加?”

  有了大海船,还有李云泽提供的航海知识与海图,想要去往阿非利加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距离太远了,就为了抓一群那啥回来,得不偿失啊。

  站在原地愣愣的看着矿工们打蜂窝煤的时候,剧孟小步过来言道“陛下,长安城送文书来了。”

  李云泽可不是一个喜欢整日里躲在深宫之中,除了吃喝玩乐就只剩下打桩的皇帝。

  他一年之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骑着马巡视天下,亲眼去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