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零一十九章 有请洪博士(1280月票加更)_重生潜入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短短的30分钟之内撤离平台呢?

  留在发射平台上肯定是不成,谁也不敢保证每枚火箭都能发射成功,万一那个玩意爆炸了,那平台上就是一片火海,金属建筑物可以幸存,但人待在上面够呛。也没有那个科学家愿意留在一个大炸弹身边等死,给多少钱都不干。

  坐直升机撤离也不现实,需要留在平台上对火箭进行最后测试的人员数量至少有30多人,小型直升机一次运不了那么多人,大型直升机又无法随船携带,如果想带也成,那你得把指挥船建造成一个直升机航母,这个费用太高了。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即使是有一艘直升机航母也无法解决,那就是天气问题。

  在海上发射,刮着5、6级大风是常事,发射平台可以克服这个问题,保证平台达到发射的稳定度。但大型直升机却无法在这个天气安全降落。这些人都不是普通工人,个顶个都是这个领域里的精英。如果他们的自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是不会去做这种很可能有去无回的工作的。这是商业公司,不是国防部,没法拿枪逼着他们去。

  用汽艇撤离更不可能,先不说小汽艇如何携带、能不能应付大浪的问题,就算能,这些大脑发达、四肢羸弱的科学家们也很难在短时间跑下几十米高的平台去乘坐汽艇逃命。如果让一个60多岁的老头去干这个事情,他肯定还没跑到底层呢,心脏病就犯了。如果撤离时间太慢,超过了半个小时,火箭的很多参数就可能发生变化,还得重新测试,等于白干。

  要是在陆地上进行发射,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半个小时够最后的测试人员开着车跑好几十公里的了,只要离开火箭发射中心5公里,就可以脱离危险区域。但是放到大海上,这个问题就麻烦了,还是大麻烦,如果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那洪涛提出来的这个计划就是一个烂计划,除了浪费钱和时间之外,毫无可取之处。

  但是挪威那些造船专家们不认同美国专家的说法,他们认为只有洪涛的方案才是最实际的。要是想把发射平台和指挥平台都放到一艘船上,即使是把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拉过来,也不能保证船员和科学家的人身安全。真要是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不管是海钻平台还是尼米兹号,照样会被带毒的火焰所包裹,比什么本质区别。

  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这次没抱团,有的支持美国专家的说法,觉得应该把发射和指挥放到一艘巨型船只上去;有的支持挪威造船专家和洪涛的意见,认为还是分开点好,不管发射成功不成功,自己先保住小命是真的。至于如何撤离发射平台上的人员,他们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说配备两艘小潜艇,大家一起钻进潜艇逃命;再比如说采用军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