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一十八章 地主的待遇_重生潜入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的东西招待客人,所以走到哪儿还都得带着这些玩意。

  大别山和北方的山区有着明显的不同,刚刚进入三月份,它就已经绿油油的了。山间时不时就能看到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野花。穿行在半山腰的树丛中,有时候脚下就是陡直的山坡,往下看一眼都让人头晕眼花,有时候身边又是高耸的峭壁,往上看一样还是头晕眼花,反正往哪儿看基本都是头晕眼花。洪涛坐在摇摇晃晃的滑竿上,本来就高,还不太稳当,每次路过这种地形的时候,他都只能把脸别向另一侧,根本就不敢看,越看越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掉下去。

  谭晶比洪涛强多了,她的家乡虽然没有这么大片的山区,但毕竟也是山区,对于这种路况,她从小就习惯了。虽然已经很多年没再重温这个感觉,但比起洪涛这个在平原地区长大的人来说,她依旧是带着与生俱来的优势。柳工就更别提了,他以前就是工程兵出身,专门是逢山钻洞、遇水搭桥的工作,刚走出村子没一会儿,他就已经在滑竿上睡了。合算这个晃晃悠悠的玩意还有摇篮的功效,那个呼噜打得,时高时低,很有韵律。

  银岭村的地势比杨树沟村还高,由于山坡上都是竹林,在太阳光下面远远望去,根本就不是绿的,而是一片白茫茫,估计银岭这个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相比杨树沟村,银岭村的居住环境反倒要好一些,因为这里向南的山坡上有一片自然形成的缓坡,很平坦,三十多户村民的房子都集中在这里。

  更让洪涛惊叹的是,在村子下面的山坡上,一层一层的梯田就像是油画里画的一样整齐,一直延伸到山脚下。那个壮观程dù怎么说呢,都无法形容,反正洪涛上辈子干了七八年旅游,从来没见过如此大规模、如此陡峭、如此不可思议的梯田。为此,他特意换上一卷新胶卷,沿着山路,从多个角度整整拍了一卷。

  此次到杨树沟来,他带得最多的就是胶卷和相机,与其说他是来这里修路的,不如说他是来这里旅游的。给钱家康修个墓,是他的主要目的,顺便在这里玩一玩是他的主要想法。至于修路,那是搂草打兔子,捎带手的,能不能修成他心里都没底。但是不打这个幌子,钱家康的墓地恐怕也修不了,所以对他来说,这条路是爱修不修,就算是修,自己也只管投资,多一点儿事情都不会干的。工程监理的事情就交给柳工他们了,自己玩够了,立马拍屁股走人,多一分钟都不会待的。

  其实要说架桥修路这种工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与政府合作,由政府出面来进行统一规划、施工、建设,这样更经济也更效率。因为政府手里还有一份儿未来几年的规划,他们可以按照总体规划来确定这条公路到底修在那里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