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矛盾_调教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相对规模来说却已经是很可观了。

  试想一下,这么点的地方就能产出如此高额的税收,一旦能够在大唐所有的地方都施行下去。别得不说,光是户部每年在税收方面所能产生的利益,就将会是个天文数字。

  更别说这种税收制度一旦施行,势必还会对农业、工业也产生很大良性的影响。某种程dù上可以说,从大局上这种新型税收制度,用百利而无一害而形容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对于身为大唐皇帝取下的李世民来说,这么好的政策自然是早一天能够实施下去大唐就能早一天收益。可恰恰是如此好的税收政策,却一下没有能够实行下去。

  甚至于,除了商业街这边的试点外,连第二个试点都迟迟没有选定。而这件事情里的最大阻碍,甚至并非实施新税收政策有多大难处或者麻烦,而是因为那些豪门在迟疑。

  没错,虽说这种发票和商业税制度的好处已经摆在了众人的面前,但对于那些豪门氏族来说,却觉得这种制度已经触及到了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下,能同意那才奇怪。

  想想也没错,李安然提出的商业税制度,虽说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人和多长时间完善后的产物。但针对的对象,却是不分什么豪门氏族还是寒门百姓,只要从商就得交税。

  别看大唐原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税收制度,但这些制度针对的却基本上都是底层的百姓以及那些从事贱业的商人。至于那些豪门氏族,呵呵……有几个人交税?

  如果只是那些有功名或者官职在身的人不交税也就算了,可实际上呢,从上到下,就没一个交得。不对,也不能说没交,只能说人家通guò另外的途径进行了合理的避税。

  而这些所谓的途径,很大程dù上就是身为大唐皇帝陛xià的一种妥协。为此,甚至还不得不出台一些类似于后世“高薪养廉”这种让人无语到了极点,却屁用没有的政策。

  其实在李渊登基之后,也对这些尾大不丢的豪门氏族很是头痛。可惜,那个时候大唐才刚刚立国,隋末战乱的影响还非常得深远,故而也没那个功夫去为这件事情伤神。

  可李世民不同,论性格这位可比他爹要强势的多了。否则,也不会做出杀兄弑弟的举动。至于史书上记载的那什么,只是百般无奈的说法,在李安然看来纯粹就是扯蛋。

  以当时的情况,但凡李世民心软一些,完全可以先把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给软禁起来。可是,考虑到这两人不死将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危险,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只能死了。

  而这一次,李世民之所以求到李安然的头上。其实在很大程dù上来说,真正在乎得并不是对方能不能把大唐的商业和经济搞活,而是看中了某人那无法替代的身份。

  考虑到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