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厂_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旋风柴进式的奇怪道人。

  以上。

  便是迅哥儿对孟凡的全部印象。

  之所以是奇怪,是因为这年轻道人竟然留过洋,在饭局上,那一口英文,说得不比专业通译差,真真叫人开了眼界。

  “先生,带路吧。”

  将货郎从地上扶起来,目送他挑着扁担离开,孟凡开口道。

  “道长,请。”

  两人稍稍熟稔之后,闲谈时也能开开玩笑。

  “听友人说,京城这边每到秋冬两季,烟尘就呛鼻子,也不晓得这一年该怎么熬。”

  一股风吹来,正在抽烟的迅哥儿吃了一嘴沙土,不禁感慨:

  “咳!咳咳,还是绍兴老家好。”

  念旧。

  孟凡又给他贴了个标签。

  期间,两人谈了不少。

  印象最深的就是:

  若是真存在神仙,为何眼睁睁看着国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呢?

  是个辛辣问题。

  略作思索,孟凡用了师父千鹤道人给自己的解释:“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没提什么末法年代。

  而迅哥儿不是很满意这个答案,却也没有进行什么批判,毕竟他现在的战斗力还没有成型,仍在积累当中。

  再之后,两人有意避开沉重话题,只谈京城风貌,以及各家美食。

  一个来自港岛,吃过各种广式传统珍馐,也品尝过东西交融下的美食。

  另一个……民国隐藏吃货,生平有两大爱好:

  买书。

  吃。

  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儿的饭馆大致分卖包子、饺子、面条等面食的切面铺;卖猪肉、羊肉的二荤铺;规模不大的小饭馆;可以承接红白喜事、堂会宴会的中等饭庄;还有能同时开一二百桌酒席,自带戏台的大饭庄子。”

  “宣内大街的海春天,是一家二荤铺,是决计不能去的,上个月我和同事们一度在海天春包午饭。

  四人同吃,每顿四种菜,一个月五元钱,结果那掌柜偷奸耍滑,伙食费收了,饭菜却越来越差,真是!唉!”

  迅哥儿欲言又止,只是不断提醒孟凡,往后去附近游玩,务必不要去海春天吃饭,以免便宜那黑心掌柜。

  接着,又开始介绍琉璃厂。

  不知为何,孟凡总感觉谁在这里生活久了,都会变得能说会道,各种典故几乎是不假思索,随口而出。

  原来,琉璃厂最初是为修建宫殿烧制琉璃瓦的地方,明嘉靖年间,外城墙建成后,厂房便被包裹在城内,奈何烧窑的味道太刺鼻,只得搬往房山琉璃河。

  而附近聚集了许多各地进京赶考的举子,旧厂房渐渐发展成一处集图书、古玩、碑刻、文房四宝在内的文化集散地,已有数百年历史。

  “过去常闻琉璃厂颇有典籍,想当如是,而今一看,确有异书。”

  根据迅哥儿自叙,今年抵京的第一个周,稍微安顿好以后,他立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