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一章 皇帝难当_庆丰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人都说当皇帝好,当皇帝确实是一个苦差事,单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工作量就相当巨大。

  庆丰军本就不是一言堂,更像是各方利益的集合体,内部派系庞杂,一旦利益分配不均,反而适得其反,而郝仁的后现代的思想,和一应文武官员的思想,第一次发生激烈的碰撞。

  仁,这个字,在民间书写中应用广泛,想让民间文人避讳这个,很难,郝仁也没有觉得自己的名字有多么尊贵,不主张民间避讳,而余阙以‘礼制不可废弛’为由,极力主张将‘仁’字列为避讳字。

  郝仁出于无奈,只能自己改名,改了生僻字连后世打字都打打不出来的字给自己命名,总算解决了名字忌讳的问题!

  而当皇帝必然要向上追封三代,

  此世郝仁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自小就没见过爹娘,更不知道爹娘祖宗是谁,总不能自己给自己编造出一个祖宗来,那样自己都会觉得恶心。

  无奈之下,只能将后世自己的父母抬了出来,让余阙等文人商议,总算是将祖宗三代的任命凑齐了。

  郝仁最反感带有屈辱性的跪拜礼,而郝仁几位当皇帝,必然要接受百官的朝拜,郝仁与群臣们争论不休,想废止这一项礼节,遭到以余阙为首的群臣极力反对。

  也没办法,这个几千年的屈辱礼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过来的,尤其是在这个元末,汉人四等人种叩头叩的太多了。

  最终确定双方达成妥协,仅登基之时用一次三魁九拜大礼,余下时间,一律改用拱手长揖礼。

  新朝必然用新的服装,郝仁提议的中山装,与汉服的宽袍大袖相违背,遭到群臣们一致否认,有不能沿用蒙元质孙衣样式的官服,好在宋亡不足百年,官服的沿袭宋制有章可循,只是对官帽进行修改一些,去掉帽子上的展角,定国号为宋,年号光兴。

  这些小事情无伤大雅,最难的问题是新朝的利益分配问题。既要考虑各家族间的利益均衡,又要考虑各位家族、势力中人的能力。

  俞家子侄五人,徒单家族二人、廖永安兄弟二人、余阙的安庆派系(另李宗可、福童、卢彦玉、段桂芳)、施耐庵师徒、飞山蛮杨正泰家族(另杨通知、杨虎、杨彪)、濠州郭子兴旧部(郭天叙、张天佑、邵荣、赵继祖)。

  以上这些都是在庆丰军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家族和势力,权利分配起来已经着实困难,令有常遇春、邓愈等人,虽然家族势力不显赫,却都是战功卓著之人,而郝仁最初起家的班底付友德、张破虏、穆有才等人,也要酌情照顾。

  哪一个得到利益少,哪一个都不舒服,而军中将领多,将军队列为文人统治之下,武将也会感觉到不舒服。

  争了三争,论了三论,最终才拟定新宋的官制。

  余阙任礼部尚书、俞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