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疑云暗起_华璃春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掩的车窗帘,见赵清邕正准备登另一辆马车,赶忙与魏刺史一同步下台阶行了过去。

  “赵大人,下官送送大人。”魏刺史态度很诚恳。

  然而赵清邕却并不吃他那一套,面色沉肃的跨上马凳进了车厢,只撂起了灰褐色的窗帘向外望了他一眼,“不必,魏刺史留步吧!”

  说完他正欲放下窗帘,却又似想到什么般探出一双肃然冷淡的目光,冲着魏刺史说道:“民顺街那起命案,还望魏刺史务必早日查出凶手!”

  赵清邕话落,也不理会魏刺史略微为难的神色,毫不客气的放下窗帘隔开了他的目光。

  听到二人对话,孟璃悄悄凑在窗帘边,揭起一条细缝去瞧魏刺史那张强自恭敬却又无可奈何的脸色。

  迄今为止,杀害孟兮的凶手竟还未曾寻到!

  她心头不由划过一丝惊疑,那凶手于明朗月光下擦刀的身影忽然间闯入她的脑海,她有些愣愣的睁着一双明亮的眸子,不经意间瞥见肖灼缓缓步下台阶向后面马车行去的俊挺身姿。

  凶手的身形……好似与肖灼一般……

  这个念头一起,孟璃立马有些错愕的回过神来,几分鄙夷的暗骂了自己一句。

  她怎么会把凶手同肖灼联想到一起呢?肖灼是孟兮被杀的第二日入的允州城,不可能有机会动手,再者,他与孟兮无冤无仇,甚至都不相识,又怎可能下毒手?

  孟璃皱了皱秀眉,觉得肯定是自己对他存有偏见,所以才会事事都往他身上想去。

  巧嫣见她锁眉不悦的模样,忍不住出声询问:“殿下可是哪里不舒服?”

  孟璃闻声抬头,盯着巧嫣那张过度紧张的小脸,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

  前面忽传来赵清邕吩咐起行的声音,只听车夫一甩马鞭,几辆马车纷纷动了起来。

  车外立着的魏刺史忙携了薛氏垂首行礼:“下官恭送四公主殿下,赵大人,肖大人,望……”

  他后面说的什么孟璃已听不清了,只有车轮轧过青石地面传来的“咯吱”声响。

  向北穿过数条长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这一行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但似乎听说今日是户部侍郎赵大人返京的日子,人人纷纷避让到两旁,指着那一列队伍里的后两辆马车议论个不停。

  窗帘挡不住闹哄哄的声音,传入车内却又听不清他们议论的什么。孟璃靠在厚软的车厢内壁上,抱着胳膊一言不发的望着眼前的空气,忽然开口问道:“外面说的什么?”

  巧嫣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孟璃问的是她,赶忙侧耳细细听了听,这才一脸不确定的禀道:“殿下,他们好像在……在议论您。”

  议论我?孟璃微愣,失神的眸光缓缓聚到巧嫣脸上,转瞬又似醒悟过来一般。

  赵清邕在刺史府门口确认了她四公主的身份,想要瞒住确实是难上加难,毕竟,这允州城的消息扩散的不是一般的快。

  想到此后一生都要待在大临皇宫内生活,孟璃忽然有些不舍的伸手挑开窗帘一角向外探去。如果当初她顺利出城,此刻应该是在游历大好河山的吧!

  一边想着,一边忍不住暗骂起那头发情的母驴,好不容易从柳知莲那里得来的机会,尽数败到了一头畜生身上!孟璃心有不忿,面上却不痛不痒的悄悄瞥向帘角下露出的那一片天地。

  自顾吆喝叫卖的摊贩,人进人出的盛德茶楼,以及街边交头接耳的行人。一切普通而又真实,孟璃淡淡扫视着,正欲放下帘角时,目光忽然被一位戴着简陋黑斗笠的男子吸引住。

  那人的脸全数隐在黑纱之下,一身粗布褐衣,身形挺立,背后扛着一块类似于包裹样长长的物什儿。

  孟璃疑惑的瞥了他几眼,便见他忽然回身迈出了人群,步履轻快的转入了一只小胡同内。待最后瞥见他背于身后的长体物什儿时,她一瞬清醒过来。

  那人背着的似乎是一把长刀。

  意识到这一点时,孟璃不由怔怔的愣住,瞬间想到了那夜在春和桥旁见到的那名凶手。

  只是还未及她确认下来,队伍已行到了北城门口。守门的侍卫见是京都户部侍郎的队伍,也不敢盘查直接放行。马车畅通无阻的出了城门门洞,沿着官道一路北上。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