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2 这不是小事!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汝等下去后多商议。”

  机构重叠、辖区重叠等等,朱允煐肯定是不能忍。拿了老朱家的俸禄,那就要多干事。有些官吏占据着官位不干事,那可不成,朱允煐可没有那么大方。

  看着在幸灾乐祸的武勋,朱允煐忽然说道,“五军都督府那边也注意点,该裁的也要裁。咱大明的军伍必然是精兵强将,咱可不养酒囊饭袋!”

  冗官冗员,这不只是文官这边才有的现象,军队那边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所以朱允煐这一次是一视同仁的,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勋,该裁的还是要裁,这一点他不会客气什么。

  徐辉祖等人自然是有些愁眉苦脸,这得罪人的事情肯定是他们来完成。只不过陛下都开口了,他们自然也就没办法反对,冗官冗员的现象他们多少也是知道的。

  更何况这些武勋私下里也想过,国朝接下来的几年说不定不会大动刀兵。所以汰淘一批军卒,这也不是让大家觉得意外的事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大家早有预料,只是现在陛下已经开口了,大家执行好就行。

  想起来了什么一般,朱允煐也说道,“此前咱皇明开始治世,民心归附,教谕子民也是应该。只是这府、州、县学,也多有一些凭白多拿俸禄之事。吏部、礼部此番也要多用心,咱大明必然是礼仪之邦,寒门学子求学无门可不成。”

  朱允煐这话说的似乎是有些矛盾,一方面是嫌弃‘官学’的教书先生太多,另一方面是觉得大明的读书人太少,这简直就是自相矛盾啊。

  可是大家伙也明白,英示皇帝并不是真的要裁了那些个官学的教书先生。只是要抽出来一部分人,这是要安排去一些偏僻的地方了,这是要继续‘师资教育’了。

  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心情复杂的一个地方了,看起来是英示皇帝重视文治,开始重视读书人了。只是想到一些教书先生拿着勉强可以糊口的俸禄,要背井离乡去一些偏僻的地方教书育人,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不是每个读书人都可以金榜题名,很多的时候迫于现实也只能成为西席先生。家底子厚一点的话,可以在家里当一个安逸的员外郎。

  朱允煐其实也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他确实是不太习惯八股,这样束缚了读书人的天性。

  只是八卦这方面确实是利于皇权,更何况中国历朝历代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是‘文科生’,基本上都是研究着那么一些社会学、政治学。很多的时候,对于理科是相当忽视的。

  并不是说文科生都不好,只是有些时候对于科学发展束缚太大。而朱允煐这样的一个皇帝,实际上也不好一下子扭转天底下读书人的思想。

  就算是几百年后,很多人都说聪明人去当官了,官本位的思想对于这个民族的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