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5章:‘人镜’消失,好事多磨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致猜到‘人镜’消失的原因。

  首先、魏征以前是一个道士,他并不是单纯正统的儒家子弟,而道家核心思想是崇尚自然,杨侗这一身‘奇装异服’是为了散热,这符合自然之道;况且杨侗又没有在正规场合这么露面,所以魏征不仅不反对,还抱以支持,杨侗甚至怀疑魏征家里也有这么一两套衣服。

  其次、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定位问题,在李二王朝的魏征,是废太子李建成的人,如果他没有找准定位,就算李二留下他可也未必把他当成心腹,魏征甚至还怕李二哪天不高兴把自己给咔嚓了,所以他得找准自己的定位,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怼天怼地对文武的孤臣,反正他是一个没有军权的文人,当他在朝堂上没有朋友的时候,李二自然没有将他当成威胁,这样一来,他的人头就保住了;而李二嘛,毕竟干过弑兄杀弟逼父亲的丑事,这行为不说在古代,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那也是臭不可闻的丑事,李二知道自己当不了‘仁’帝、‘孝’帝,无法在仁孝方面让天下人信服和推崇,于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善于纳谏的帝王,这样魏征就成了李二的道具。魏征这么聪明的人,哪还不知道李二的用心所在?他本来就对杀了旧主的李二有一肚子怨气,还不得不当‘仇人’的小弟,这火气就更大了,当他发现李二默许他去怼的时候就乐了,每当自己心情不爽了,就随便揪住李二的小辫子使劲的喷,李二陛下每天要处理的公务成千上万,想不出错都难,而李二的错误便是老魏找开心的乐子了,这样久而久之,就成就一段君臣美名,至于真相,则早已深埋在历史长河之中。

  现在的魏征一不是李建成的臣子,二没有史上的那段经历,本身又是一个内道外儒的人,自然不会在一些小节上怼杨侗了,事实上,但凡有活路的正常人都不会也不敢去怼皇帝,更何况,魏征还杨侗手下干得很快活,杨侗也不是昏君。‘人镜’消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朕也不想,可是想到这么多郡县的事情要及时处理,这么多百姓等着朕的政策及时安置,朕不想忙也得忙啊。”杨侗无奈的说道。

  隋制的推广在中原受到极大的阻力,自从撤销降官、均分田地等制度开始执行的那一天起,民部杨师道、吏部房玄龄、刑部魏征、御部刘政会、商部凌敬,乃至各地黑冰台成员都忙得脚不沾地,就算是杨侗自己,也忙得除了吃饭睡觉,大多数时间在处理各地送来的公文,随着各项制度的开展,降而复叛的事情也偶有发生。有时候杨侗十分不理解这些人的‘愚蠢’之举,隋朝收复的这些郡县实际上大局已定,可这些人居然还敢造反,这就真是让人无语了,那些维持地方秩序的大隋‘衙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