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45章:廷议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兵支持舂陵,但在细节上臣有不同意见。”

  李渊说道,“有不同意见尽管说。所有不同意见,朕都听。”

  “关键就是中策所用的十万大军,晋王殿下的意思是支持舂陵七万,支持竞陵三万,但问题是除了晋王在淅阳的四万军队,襄阳方向只剩十三万左右的军队。首先安养县不能少到五万,京城至少也要留下五万,那勉强挤出来的只有三万军队怎么分?”

  陈叔达的意思是巧妇难倒无米之炊,顿时引来一片私语。

  李渊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十三万军队确实不少,但他之前忽略了襄阳本身的防御,如果抽了走了十万,人家还打什么舂陵?直接奔着襄阳杀来就好了。

  李世民也承认道:“陈相国的分析很有道理,但调十万军队已是底线,因为现在竞陵和夷陵兵力空虚,驻军只有一万五千左右的郡兵,还住要集中在竞陵,如果没有三万军队去防御,一旦隋军和萧铣合兵,从夷陵进入巴东,巴蜀和荆襄就被一刀两断,另外,隋军在淅阳和南阳的兵力少说也有二十万,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他们处于随意调动的一方,而我们只能被动防守;到时候极有可能出现十几万人攻打舂陵的局面,况且隋军还有奴兵,陈相国,十万大军,其实很是保守的数字了。”

  李世民这话给大家一种捉肘见襟的感觉,大唐明明还有三十万大军,到头来居然无兵可用。

  陈叔达沉声说:“如果这样的话,只能再征兵了。”

  他话音刚落,窦琎和独孤怀恩独孤竟同时冷笑出声,李渊想到两派两人以请命书要挟自己一事,顿时一肚子的气就冒了起来,不过刚才他已经说畅所欲言,不能言而无信,只得忍气道:“窦将作,你有什么建议吗?”

  窦琮起身道:“圣上,微臣觉得陈相国说的募兵,想当然了?”

  大家闻言默然,这几年募兵太狠,前后强征的军队不下五六十万人,差点就到扫地为兵的程度了,如果再次强行募兵,恐怕民间就会造反了。

  独孤怀恩也说道:“窦将作说得不错,现在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已经不多了,我也担心强行募兵会使得民众大量逃入隋境,从而引发更大危机。”

  李世民道:“独孤尚书和窦将作说得确实有道理,不过现实就是这样子。如果不募兵,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与其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隋军一步步蚕食荆襄大地,还不如干脆利落的退入巴蜀。所以我们必须在募兵和不募兵之间作出一个决定,募兵就执行中策。不募兵就执行下策。”

  独孤怀恩、窦琎寒着脸不说话了,李世民的态度很明显,不募兵那就迁都,将战火把巴蜀引,大家一起死在巴蜀好了。

  这时,一直没吭声的李建成说道:“如果募兵,就只能在巴蜀招集,因为荆襄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