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五章 最后的骑兵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战胜利后当地人民政府在市中心建了一座骑兵冲锋的大型雕塑,以纪念那1万5千多名(参与追击的骑兵总数超过3万,非穆斯林乃至于入了党或者入了团的也不少。)为了抵御侵略而为国捐躯的英勇骑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马仲英组建装甲骑兵师的时候,因为符合要求的装甲车辆太少。不得不混编了8000多名骑兵配合作战,但由于不久之前十五集团军缴获到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而变得不再必要,因此这部分骑兵编制当即就遭到裁撤。其中那部分年轻、或者文化基础较好、悟性较高而在此前的训练中学会了坦克操作的骑兵改行当起了装甲兵,因而得以留在装甲骑兵师内;而那些年龄稍长、悟性不够强、或者文化基础太差而学不会坦克操作、或者进度太慢的,则都不得不遗憾地离开了这支中国、乃至shijie上独一无二的部队,而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参加了此次作战。

  或许是受到此事刺激的缘故,这六千多官兵无不急于抓住这一zuihou的机会证明自己,因此牺牲更大,战后即便生还的也几乎人人带伤,而战功同样比他们的新战友更加突出,令骑兵这一日暮途穷的传统兵种再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之前绽放出了zuihou一道绚烂的光芒。而他们之前的指挥官马仲英知道后也不觉斗志昂扬起来,“你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让我来证明,纵然骑兵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她独特的风格与精神,却永远也不会过时”

  八路军的这次大胜之后,徐州日军虽然还将将有五十来万兵力,但其中还能作战的已经只剩30多万,其余的都是伤兵,这自然是很令人振奋的一件事,然而士气大颓的徐州日军竟似是被吓破了胆,居然坐视胡卫东亲自率领的十五军继续向西切断了津浦线也不敢出兵南下,这可就令胡卫东有些头大了,“要么就干脆和鬼子打持久战?我们虽然远离后方作战,但兵力毕竟只有十几万,而且新根据地还能解决一部分,鬼子可是有50多万张嘴呢?没有外部输入的情况下我就不信他能够坚持多久!”

  畑俊六好歹也是日本陆军之中为数不多地可以勉强称得上是帅才的方面大将,又岂会看不到这一点,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兵南下,实在是手头兵力不足啊!

  注1:“乌拉”一次的来源目前还未有明确的定论,目前史学界主要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源于突厥词汇【юр】、二是源于突厥词根【ур】、三是源于保加尔词汇【Ургэ】、四是源于蒙古-鞑靼词汇【Урагша】。无论哪种都不是俄罗斯人自创的,反倒是当初莫斯科公国从钦察汗国独立出来的过程中将其融入了俄语之中,之所以现在一提到“乌拉”就会想起前苏联或者俄罗斯,实在是因为当年苏联红军给shijie留下的印象太震撼太深刻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