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五章 四道难关(四)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是军力还是国力都没有什么优势(即便后来吞并捷克之后,第三帝国的综合国力也才勉强和英法两国本土持平,更别说人家还有众多的小弟和广阔的殖民地。),何况即使真能打赢。美苏这两个庞然大物也肯定会忍不住出手,万一德国还没彻底打垮英法就陷入两线乃至多线作战的窘境,重现一战的败局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小胡子以为,如果能花一两年时间先完成工业与武器升级,之后再寻找一个有利时机开战的话。胜算无疑会增大很多。而若是能够借此机会将日益显露出巨大战争潜力的中国拉上自己的战车、至少避免其倒向苏联,那就更好了。双方都有这个需求,秘密进行的谈判自然进行得十分顺利,只是这个合作要想真的开始、特别是从德国引进shijie一流水准的各种成套设备,却依然有一个很大的障碍

  这些大型设备想要运到中原边区,要么走陆路、要么走海路,相比而言走陆路运量小(也即是耗时长)、费用高,更重要的是,还得经过苏联的国土,别说中德合作是秘密进行的,即使是可以公开的正常交易,也难保对德中两国都心存警惕的苏联人不弄出什么幺蛾子来。而海路虽然运量大且费用低廉,但是目前赤色党实际控制的较大港口只有青岛港、连云港与烟台这三个,可是德国人想将那些设备运进这三个港口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烟台因为位置的关系,一直频繁遭到日军陆航和海航的空袭,港口设施损毁严重,加之距离苏联“借”走的威海卫军港太近,保密难度太大,所以直接就被排除。连云港虽然情况稍好,但毕竟同样地处前线,随着日军航空部队不断获得飞机补充,华北航空总队即使又获得了几百架新购得的苏式飞机,也始终无法完全掌握制空权,这种情况下胡卫东自是不敢冒险让运输那些重要货物的德国船只进港。相对来说,周边已经建立起初具雏形的雷达网、并且一直保持着200架以上战斗机常驻、同时还有铁路直接相连、又拥有目前边区唯一修造船基地的青岛,无疑是货物交接地点的首选。

  然而,虽然华北航空总队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令强大的日本联合舰队不敢靠近胶州湾,但是日本海军却依然可以派出舰队在较远的海域来回巡逻,对中原边区的海上交通进行封锁,而华北航空总队的飞机却因为航程的关系鞭长莫及。若是德国船只直接运货前往青岛港,搞不好就会被其拦截乃至于击沉,要知道日本海军即使连遭重创,实力依然比德国海军强大得多,尤其是在日本眼皮子低下的东亚地区,德国人纵然自傲,却也是根本硬不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虽然随着侵华日军的一次次惨败,列强对于日本的评价一降再降,但日本现在毕竟还有不下200万正规军(其中陆军有150多万),因此日军大本营统帅部还有强硬的底气。也正因为这样,虽然美国海军比日本强大得多,但美国政府也不愿现在就与日本撕破脸皮,而故意使了些小绊子,让中福国际在美国采购的那些机器设备无法及时装船出港,明显是想再观望一阵(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