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二章 喷气发动机(下)_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基础上再过几年之后,国内普及基础教育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努力开始收到成效,那时中国即便将那些外国人全都放回去,工业生产也不会受到致命的冲击。

  但是中国军队对英国人大举反击,特别是将战火烧到了印度之后,那些在华的捷克人(其实那些来自美英等国的技师反应更加激烈,但因为人数远不能与捷克人相比,所以相对要容易控制得多。)纷纷开始担心中国真的倒向轴心国一方,那他们岂不是“才离虎穴,又入狼窟。”,而普遍心生不安,再加上有人暗中煽动,若非胡卫东当初将他们尽量分散安置,只怕已经闹出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了。

  但即便如此,大量捷克工人心生二意而无法再安心工作却还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得相关的工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但产量开始下滑,质量也大幅下降,其中甚至包括不少军品,而且随着中国军队在印度战场上一次次的告捷,捷克人的不安也越来越强烈,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中国才开始的快速工业化就很可能受到重挫

  由于来华的捷克人实在太多,作用也无法替代,因此想用强制手段压服他们是不可能的,只能派人努力劝说,可是捷克就是被人出卖才亡了国,这些捷克工人自然不会只是听到几句口头保证就坚信不疑,他们纷纷表示要中国以实际行动来表示至少坚持中立的态度。虽然当初“慕尼黑阴谋”时英国出卖了捷克,但是捷克人心目中最大的敌人始终是侵占了自己祖国的德国,而英国正在与德国激烈交战,自然就又成了他们认可的友邦,而中国政府要想证明自己并不想加入轴心国,就不能再跟英国人打下去、而在客观上帮德国的大忙。至于中国赤色党宣传的“解放殖民地”这样的口号,除了少数有着赤色倾向的捷克人,大部分都并不将其当回事,想让他们卖力工作,即使中国不愿直接去打德国,也不能帮德国的忙去打德国的敌人

  “看来这仗真的打不下去了”,胡卫东得知国内的情况后长叹一声道。令他感到巨大压力的不仅仅是国内,外交上的形势甚至要更加严峻,不但美国人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甚至连苏联方面也突然跳出来批评中国赤色党是“冒险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有滑向‘托洛茨基主义’(托洛茨基主张继续革命理论)的危险。”,很明显他们是担心中国真的将印度也给吃下去而变得更加强大,而且即便中国对印度没有领土野心,从英国这个一等列强手里解放了几亿人口、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也足以令中国赤色党在国际共运当中的声望如日中天,甚至可能从苏共这个老大哥的手中将国际共运的领导权给抢过来,这同样是斯大林不愿意看到的,而且中国人的那种神秘而威力巨大的新式炸弹也令他睡不安枕,毕竟中苏之间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又有历史问题这根导火索,指不准那天两国就反目成仇了。为此斯大林不惜与美国人暂时合作对中国施加压力,也要提前将危险的火苗扑灭

  注1:其中德国人超过3万,加上在华的德国远东舰队和新近借道苏联陆续来华的一个陆战师,再加上一些其它(除了德国政府派来的,还有一些来华工作的,包括那些解放前就到了中国的德国人。)的人员,1941年底的时候,在华的德国人总数已经不下10万,成为中国境内仅次于日本人和朝鲜人(指的是并非出生于中国的那些朝鲜人,而不包括在中国出身长大的那些朝鲜族。)的第三大外来族群。(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