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四章 买官_重生之大明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自己也不弱。

  所以一行人第二日傍晚就到了长江边上,见天色将暗,一行人只能等明日在过江。当然,在渡口的客栈,也由张卫国来付账。

  天刚刚亮,张卫国他们一行人渡江朝应天府而来,这应天府就是后世的南京。朱元璋时建都于此,后朱棣起兵,改国都于燕京。原来的京师地内改叫南京,洪武年间的国都改成应天府。

  来到应天城外,因为人太多,过于招人耳目,所以李天放只带了十名家丁进城,加上张卫国他们六人,一共也就十七人,其他人都安排的城外住宿。等离开的时候,在一起回庐州府。

  进城以后,先安排的客栈。李天放和张卫国来到这南京巡抚衙门。别看李天放是正五品的知府,进入这巡抚衙门,一样要先通报。

  张卫国和李天放被带引到一处花园的凉亭中,曹坤已经在这里了。如果说张卫国来到明朝最最让他郁闷的事,那就是下跪。没办法,这个时候不跪可是大罪。张卫国很多时候想,后世的华夏人爱面子,是不是受古代跪礼的影响。张卫国见到曹巡抚,自然免不了又要跪。

  李天放曹坤是认识的,只是曹坤没想到这张卫国如此年轻。当下,有点不敢相信的问道。“你可就是张卫国”?

  张卫国马上施礼道;“小人正是庐州人氏张卫国”。要说张卫国最开心的事,就是发现自己才十八岁,后世不是常常有人感慨,怎么最宝贵?流逝的岁月最宝贵。一下子从奔三变成十八,搁谁也不会是一点小激动。

  “本官问你,你怎么会想出用慈善券救助流离失所的百姓?”曹坤奇道。

  “回大人,小的世代经商,商人若有百倍的利润,就会冒奇险,而小人想,若有五百倍的利润,那还不人人争相购买?救助那些百姓,不是一个一家可为,就算小人把全部家当都拿出来也不够。幸而有本府知府李大人,一心为民,大力支持慈善券的发行,安置点的百姓才得到救助,才让庐州府所有百姓安居乐业。”张卫国回答道。

  李天放听张卫国这样说,心中大喜,连忙说道;“下官只是尽忠职守,只为辖内百姓造福,不敢求片功。”

  对于这个李天放,曹坤心里还是有数的,能力平平。只是这次运气好了些。但是,毕竟他的辖内没有流民聚众造反。这次上报朝廷以后,升官还是有希望的。

  “李大人不必谦虚,李大人辖内,百姓安居乐业。本官自会上报朝廷,为李大人请功。”李天放听巡抚这样说。心中更喜,赶紧把准备好的银票奉上,说道;

  “在下谢过曹大人”。曹坤估计有几千两之多,心想,看来这慈善券果真利润很大。

  “而这慈善券之事,本官也会上揍朝廷。希望朝廷会在我大明所有州府都已此方法救助各地流民。张卫国,你还有什么要求吗?”曹坤道。曹坤想,一旦上报朝廷,这张卫国也算是功臣了。锦上添花而乐而不为。

  “大人,家父一直希望小人从军报国,而今安置点百姓又过于集中,难怕有什么隐患。小人想组织安置点的流民,建立民团。一可以消除隐患,二可以防匪。这其三也算完成了家父的心愿。让小人为国出力,还请大人支持”。张卫国说完,也把早就准备好的一万两银票奉上。

  (PS这两天点击率上升的很快,解药在此谢过各位大大。)

  顶级小说~首发

  手机登陆gm点c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