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 天下大收_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不清不楚的地方。

  不得已。

  如今的文道班,墨君也只好让药鬼的两个徒弟,临时客串一下。

  但茯苓与红枣终究是医家出身,教导这些孩子一些基础的知识还行,可要是再教深一点,或者教宽一点,属实就有点难为他了。

  因此这段时间,墨君正在头疼‘文道班’的老师人选。

  而就在这时。

  伏念出现了。

  这位儒家当代大师兄,未来的小圣贤庄掌门人,其所掌握的学识教导一群小孩子,自然是轻而易举。

  更关键的是,伏念的人品值得保障。

  哪怕他现在并不效忠于墨君,墨君也不担心他会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掺杂什么私货。

  这样的‘好老师’,墨君岂能让他跑了。

  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六指黑侠说要去汉中各地走走,死活不愿意留下来。

  否则的话,墨君本来还打算在墨府给他也留个位置的呢!

  ······

  ······

  十月初。

  墨君返回咸阳。

  秦国每年有两大祭祀,分别是春种前的【春日大祭】,向上天祈祷一下今年播种顺利,风调雨顺。

  以及秋收后的【秋日大祭】,用五谷六畜祭拜上苍,作为今年风调雨顺的回礼。

  往年这两大祭祀都是秦国的大事。

  只不过今年更热闹一点,因为今年是‘新粮种’推广秦国后首次成熟,而且今年年景也确实不错。

  早在数日前。

  嬴政与墨君这位治粟内史,就已经接连收到各地粮食大收的好消息。

  所以今年【秋日大祭】前,嬴政也是难得开了一个大朝会,召集文武百官,打算昭告一下这个好消息,让大家一起都跟着开心一下。

  “墨卿,宣读吧!”

  王座之上,嬴政开口道。

  “诺!”

  墨君位于文官前列,踏出一步,随后取出一份竹简,先是扫视了一圈下方众臣,随即开口道:“自大秦【第一代改良稻种】推广以来,得皇天后土庇佑,风调雨顺,各地粮食皆以成熟。”

  “时至昨日,秦国各地郡县共收取粮税一千六百七十二万石······”

  听闻这个数字,哪怕之前已经有所预料,嬴政也是忍不住吓了一跳,但随后那张严肃的脸上便忍不住露出几分激动与惊喜。

  而下方众臣的脸上,亦是纷纷展露笑容,面露喜色。

  正当朝堂众臣刚想齐声开口,借着这个好消息拍一拍嬴政的马屁时,只听见墨君接着开口道:

  “其中巴郡收税四百二十万石,蜀郡收税四百万石,南郡收税三百二十万石,汉中郡收税一百六十七万石,咸阳郡收税九十万石······”

  伴随着墨君将各地税收的具体数额一一报出,刚刚还面露喜色的文武百官,不少人脸上的表情骤然一僵。

  而嬴政脸上的激动之色,也是迅速退散,转而多出了几分冷意。

  之前嬴政虽然也得到了‘天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