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不争是争_我在大唐当侯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我们来说说长安县令的人选一事。上一次,王闵之被调任,对我们来说,是很不利的。虽说王闵之升官,但长安县令落入东宫,助长了对方的力量。”

  “这一次,不能这么下去。”

  “不能再任由东宫的人入选,但我估摸着,谢知舟被拿下后,东宫肯定会再度举荐人担任长安县令的。我们秦王府,也要举荐人选,让吏部呈递上去。”

  “到时候,看父皇如何决定。”

  李世民侃侃而谈,道“不管如何,这都是要试一试的,不能让东宫得逞。对于这件事情上,你们是什么意见,人选上你们可有举荐的”

  长孙无忌率先道“殿下,我认为当下,我们举荐的人选,不一定非得是自己人。只要不是东宫的人,就算这人选不是秦王府的,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举荐。同时,这也是拉拢人的手段。毕竟举荐秦王府的人,陛下可能会打回来。”

  李世民听得颔首点头,道“不错,不错,是这个道理。”

  旋即,李世民道“玄龄,你是怎么考虑的”

  在李世民的麾下,房玄龄一向是智谋百出的,主要的计谋都是房玄龄提出来的。他表情肃然,郑重道“殿下,我有不同的意见。”

  李世民道“但说无妨”

  房玄龄道“涉及到长安县令的这一人选,诚如长孙无忌所言,东宫不会放弃,会举荐人选的。可宫中传出的消息,因为谢知舟的事情,陛下申斥了魏征,并且下旨杖责魏征三十军棍。在这一前提下,陛下对东宫的人选,不可能同意的。而这个时候,秦王府举荐了人,便等于是要争夺长安县令,要和东宫争斗。”

  李世民微微颔首,捋着颌下的小胡须,露出赞许神情。

  长孙无忌琢磨一番,似乎是这个道理。

  房玄龄继续道“这一情况落在陛下的眼中,即便陛下不喜东宫,甚至要敲打东宫,但对秦王府,陛下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的。”

  “因为陛下的内心,其实是希望兄友弟恭的,不希望殿下和东宫争斗。”

  “所以如今,举荐了人,反倒不讨好。不管举荐的人,是否隶属于秦王府,陛下这里都过不去。所以我的建议是,不举荐任何人。”

  “长安县令的人选一事,我们秦王府不搀和进去。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反倒是陛下可能认为,殿下不搀和党争,一心在朝廷。”

  房玄龄道“恰是如此,陛下对殿下的印象,反而更好。”

  “正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如今殿下要做的,主要还是建立功绩,得到陛下的器重,让陛下不再偏袒东宫。”

  “如此,足矣”

  “至于谋划对付东宫的事情,现在还不能急。毕竟东宫方面,仔细的琢磨一番,实际上没有太大的过错。所以现在急着出手,没有多少的用处。”

  房玄龄正色道“我们缓一缓,反倒更合适。”

  “有道理,有道理”

  李世民听完后,道“玄龄的分析,的确有道理。不争是争,退一步却是以退为进。这样的情况,本王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李世民的目光一转,又落在杜如晦的身上,询问道“克明,关于这一事情,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李世民处理事情,一向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不是独断之人。

  即便,他有自己的主见。

  但多听一听意见,多想一想,多思考思考,总是更好的。

  杜如晦正色道“殿下,玄龄的分析,我是赞同的。我们秦王府,不适合出手。反倒是如今的秦王府,越是低调,才越得到陛下的圣眷。”

  房玄龄道“是这个意思。”

  李世民道“既如此,就这么定下了。这事情,秦王府不参与。让朝中我们的人,都沉寂下来,不搀和这一事情。”

  “是”

  长孙无忌应下。

  几人商量着朝政,神情都很是轻松,毕竟如今秦王府的处境很是不错。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