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章 无妨,你加便是了,朕有钱!(…_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来的,大概有好几十万。

  当然都是靠朝廷养着。

  亲王60人,郡王900人!

  亲王每年赐1万石,郡王每年每人赐3000石,也就330万石了!

  还有数不清的丝绸、棉麻等等都要赐给宗室。

  另外亲王还要给白银5000两,郡王白银2000两。

  一共是白银210万两!相当于半年的辽东军费,整整一年的八镇军费!

  如果将粮食折成白银,加起来在宗室上面一年就要花400万两!

  大明朝不仅仅每年要给宗室这么多钱,各个亲王郡王还有一大堆的田,并且他们不用交税。

  毕自严这份收税交税的人一共有多少呢?

  大约5000万人。

  大明有多少人?

  2亿!

  也就是说,5000万人,养着2亿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农奴不必缴税,之前按照人头税,许多农民交不起税,就成了农奴。

  所以你看,恶的税政,就会造成恶的局面。

  只有改革,才能释放所有被压制的活力。

  崇祯大袖一挥,宗室的全部砍掉,勋贵没有职务的全部砍掉。

  谁敢有意见,朕就让他河边的鱼会说话,送他去见福王!

  那砍掉了,还剩249万石,也不多了,折成银子也就150万两左右了。

  毕自严又接过话题了:“陛下要给辽东将士们加军饷,恐怕有点难。”

  “无妨,你加便是了,国库里不是还有500万两么,现在辽东军每人一月是两银子,加到2两,不够的朕想办法。”

  如果按照崇祯这个算法,辽东的军饷就要到714万两了。

  毕自严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但崇祯不这么想,一线军队实在太苦,都是在用命赚钱,多给点真的没有关系,以后这钱还得继续加的。

  拿命来挣,这点钱哪够啊。

  皇帝都这么说了,毕自严也没法说什么了,只能道:“遵旨!”

  崇祯在最后几页看了温体仁处理宗室的一些方案。

  激进一点的就是杀,温和的就是没收收入。

  崇祯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宗室是必须安排好的,以后不能这么养了,这拿养得起啊。

  在这里他不准备详细讨论宗室的安排,等次日准备单独与温体仁说这事。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粮食不够!

  粮食确实不够,草原上的北庭都护府正在筹建中,以后要消耗的粮食,可能不必辽东的少。

  再往后推算,以后崇祯南征安南(越南)、南洋诸国(东南亚)、西征诸蛮,甚至可能与俄罗斯争夺霸权,与欧洲诸国角逐。

  需要大量的军队,需要更大规模的粮食。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一、目前的粮食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大部分掌握在权贵和富商手里,烂在了他们的粮仓里面。

  二、生产粮食的资源,也就是田,分配不合理,压制了劳动力,军田的荒废更是大大降低了收成。

  三、生产技术落后,田地的灌溉、水利的兴修这些都需要好好规划。

  前两者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但第三个问题,必须宋应星和徐光启这种科学人才来想办法的。

  后世一位伟人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没错,这句话套用在大明,也适用。

  这就是崇祯为什么要设置格物科学院、农学院、经济学院的原因了。

  【作者题外话】:今天四更,我需要缓冲。

  。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