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章 大明日报(第一更)_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头颇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朕这位从和谐自由世界穿越来的皇帝是干什么的,不就是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的吗,不就是要将大明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的吗?

  后世那位伟人已经用实际行动在中国证明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哪怕是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啊!

  大明虽烂,但还没有到只剩星星之火的地步吧?

  多少先烈前赴后继,以热血和钢筋铁骨铸造盛世。

  可以说,在这个大航海时代,他崇祯继承的基本盘是最优质的,最勤劳、智慧、有担当的民族。

  只是,病了,需要一位医生将毒瘤挖出来而已。

  听到那个普通的汉子说的那些话,崇祯心头也是暖暖的。

  这些人不会被历史记住,但他们却是历史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再往前走了一段,崇祯看见一个小男孩跟在自己父亲旁边,虎头虎脑,正在东张西望,对周围充满了好奇。

  他踩着老虎鞋,穿花棉袄,手里拿着小风车,脸通红通红的,甚是可爱。

  新年新气象,今年的北京城,气象不同于往年。

  前些年,魏忠贤弄权,人心惶惶。

  但崇祯二年年初,北京城的平头百姓都感受到了庙堂之上改革的决心,感受到了新的东西,更加感受到了深宫里那位皇帝陛下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

  一路往皇宫的方向走去,崇祯心头突然又想起了陕西,想起了河南。

  他提醒自己切勿因为北京的繁华而骄傲,北京是帝国首都,繁华自然是应当的。

  在西北和中原一带,还有许多人可能连饭都吃不上,毕竟朝廷的赈灾范围也是有限。

  甚至有人在今天饿死在风雪交加的路上,里面可能还有十几岁的孩子。

  所以,未来的路还很遥远。

  无论如何,这是好的开头,第一年收获很多。

  崇祯刚刚回到紫禁城,在乾清宫稍作歇息,就听王承恩来报,吏部尚书王永光前来求见。

  “让他进来吧。”

  王永光进了乾清宫,道:“微臣参见陛下。”

  “坐,坐着说。”

  这位皇帝喜欢让人坐着说话,大臣们也都习惯了,王永光便坐下,但脸上颇有几分焦虑之色。

  “朕也正打算找你说个事。”

  “请陛下示下。”

  “朕打算给全国的官员在个人收入上加点东西,现在官员们的俸禄太低啦,朕听说有的为官清廉的官员,连家都养不起。”

  王永光微微一怔,连忙起身,跪在地上道:“陛下圣明。”

  这大明朝官员的薪资,是历朝历代以来最低的了。

  大明朝贪官多,薪资低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在大明朝,当官不收钱,真的连家都养不起,更别说办事了。

  就说大明一品文官,年薪87石。

  什么水平?

  按照粮价来折算,大概也就70两,折算成后世的钱,大约45500元的年薪,每个月3792元。

  这还是一品大员,文官里最高的俸禄。

  都是人,员工打工,你老板给的钱少,员工自然要从别处捞钱,这是人性。

  用圣母心态去要求别人,最后就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样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算了。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税收是的火耗拦截和贪污两项了。

  所以,崇祯现在要加收入,目的其实就是要动两这块。

  。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