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6章 接管辽东军政(第二更)_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忙抢过话来:“赵帅,此人是建奴冒充,擅自闯入,还胁迫了李将军!”

  “你就是赵率教?”黄得功道,“很好,本官乃是宪兵司指挥使黄得功,携天子圣谕前来拿人!”

  “拿谁?”

  “李觉远!”

  “凭什么?”赵率教面色铁青,“现在前线大战,袁巡抚与辽东将士正困守广宁,朝廷现在要寒人心,不怕影响战局!”

  “大胆!赵率教,你麾下李觉远私卖粮草给建奴,一个半月前,朝廷的十几万石粮食,***被他卖走了,袁巡抚的广宁现在已经快要断粮!你身为总兵,浑然不知,还敢质疑朝廷!”

  他此话一出,赵率教神色大惊,顿时目光愤怒盯着李觉远:“可有此事?”

  “末将是冤枉的!”

  “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黄得功冷笑道,“赵总兵,你自己问问这些人,他们是要把这些粮食送到哪里去?”

  赵率教阴沉着一张脸,冷声道:“张德正,说!”

  “大人,卑职是冤枉……冤枉……”张德正额头冷汗如瀑,已经吓得是语无伦次了,“都是李觉远干的,都是李觉远,卑职只是奉命行事!”

  赵率教气得三两步走过去一巴掌抽在张德正脸上,抽得他半边脸都肿起来了。

  “你们胆子也太大了!”

  黄得功道:“既然如此,这两个人都押回京师!”

  赵率教沉声道:“黄大人请自便!”

  黄得功将人带走之后,山海关众将心中多有不服,突然来了一个宪兵司对边军指手画脚,他们当然不服。

  而黄得功心中也是觉得这些边军竟然已经跋扈腐烂到这般地步,他赵率教也算是大明朝的名将,麾下竟然也有人私自走私军粮。

  第三天,李觉远和张德正两人都被投入了宪兵司的监狱里。

  宪兵司的人大多数都是锦衣卫调过去的,你说他们审犯人是不是专家?

  他们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很快,一份份供书就摆在了皇帝的御案前。

  崇祯仔仔细细看完,怒拍桌案:“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王承恩,去把军委会大臣给朕叫来。”

  “是!”

  王承恩立刻出去,不多时,孙承宗、李邦华、阎鸣泰、黄得功、张维贤等人全部来了。

  “臣等参见陛下!”

  崇祯将那份供书递过去,王承恩先给张维贤看,张维贤看完,眼珠子都差点凸出来。

  其他人传阅看完,深吸了一口凉气。

  尤其是阎鸣泰,他出列,跪在地上,颤抖道:“陛下,臣有罪。”

  崇祯也不做声,就让阎鸣泰跪着。

  但其实这件事要怪也怪不到阎鸣泰头上,如果一定要责怪,吏部、兵科、都察院的责任更大。

  一个人事部门,两个检察部门,居然都没有揪出来。

  这问题又回到了开封知府与吏部勾结的问题上了,也是人事和检察出了问题。

  这两块一旦出问题,那就是大问题。

  “堂堂兵部侍郎!朕的部院大臣!竟然敢私下卖粮食给建奴!”崇祯已经按捺不住,目光锋利,声震如雷,“胆子也太大了!”

  黄得功趁机将在山海关的经历跟崇祯详细说了一遍。

  这下崇祯是真的触动了崇祯敏感的神经。

  “狂妄!”

  李邦华趁机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言。”

  “讲!”

  “袁巡抚立有大功,此次当重赏,孙阁老年事已高,可让袁巡抚任辽东督师,但辽东乃是我朝战略要地,臣以为可同时任命刘策为蓟辽总督,协助管辖,又需在每一处军镇驻守有宪兵司,以正军纪。”

  李邦华一言就说到了崇祯的心坎儿上了。

  这大明朝的边军已经烂到根了,且不说辽东军,辽东军在袁崇焕的管制下,还算是不错的,其他地方,完全是乱七八糟!

  崇祯道:“孙爱卿,你意下如何?”

  “老臣以为可行。”

  “英国公。”

  “老臣以为可行。”

  “好,既然诸位都认为可行,就这样来去办!”

  “陛下英明!”

  你看看,军委会的成立,将军政从兵部剥离后,文臣的廷议也无法再干涉军政大事了,这就避免了太多扯皮。

  以前的大明朝,就是在扯皮中对前线胡乱干涉的!

  。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