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教育改革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钱的,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光靠收取学费估计大部分学校都要关门。

  这个年代,奥地利采取的是精英化教育模式,每个学校的招生人数都不多,基本上都只有几百号人,而教职员工同样也有百八十号人。

  这种情况下,没有教育部的拨款,中小学如果学费多收一点儿,生源都是富家子弟,或许还勉强维持下去。

  到了大学就不行了,没钱根本就养不起专家教授,就算是全部招收文科生也支撑不起。

  这里是奥地利,不要指望社会捐款,不受政府待见的学校,同样也不会受到社会名流的待见。

  弗朗茨想了想说:“监管工作必须要重视,教育部指导学校招生非常有必要。

  一些社会不需要的专业招收那么多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这不是误人子弟么?

  在监管的同时,还必须要落实教育责任制,除了问题可以追究到责任人。

  一所学校校长就是第一责任人,作为一名校长有责任教育好每一名学生;到了班级,我们可以实施班主任责任制,指定一名老师负责一个班级。

  具体情况,你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义务教育实施前,我们先要把现有的学校给管理起来。

  这种管理必须要讲究策略,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不过设置专门的思想教育老师就没有必要了,这非常容易引起反弹。

  我们可以把这些思想教育拆分到历史、政治、语言这些科目当中,把这些内容列为升学考试必考内容。

  教育部要监管好升学考试,不能让人从中乱来。有钱人子女想要成绩不好,想要升学就让他们掏一笔学校赞助费好了,不要让这帮人搞乱我们的教育体制。”

  弗朗茨也是防微杜渐了,如果不给有钱人留一条路,他们就会想办法腐蚀教育体系,与其如此不如明码标价。

  考不上没有关系,你给钱进去好了,能不能毕业这就是你家孩子自己的问题了。实在不行,到时候你再掏一笔钱出来,卖给你家孩子一个毕业证也未尝不可。

  费利克斯首相提议道:“陛下,既然我们已经决定普及义务教育,现在是不是要限制私立教育?这些私立学校,始终是一个隐患。

  教育是神圣的,不应该变成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他的话不是没有根据的,经过对参与维也纳叛乱的青年学生调查发现,其中有近百分之八十都是从私立学校出去的。

  时常参与游行示威的青年学生,基本上都是私立学校的学生,公立学校通常都会禁止学生在上课期间离开校园。

  也就是说革命思想的源头,大都是从这些独立于政府体系的私立学校中传播开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了青少年的人生观念。

  可笑的是这种私立学校,同样也拿了奥地利政府的教育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