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2章 310改良授田制(求订阅月票)_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泥的出现,以及兴汉商行的建立,更别说笼络了一大批在历史上早先不得志的人才。

  想了一想,荆州此时的生产力,相较于这个时代,是高出了一大截的,发展到现在……发现最缺的,竟是人力。

  之后打仗要人,现在种田也得要人。

  哪怕她早就和庞山民商议了要鼓励婚育,可庞山民提出的措施,还是有些保守,但好在县里如今不缺粮食,近两年新出生的孩子还是比以往多了许多。

  但荆州其他地区,也该慢慢跟上才是。

  所以,楚安要做一个榜样。

  其他人见黄月英如此认真,也不由得认真起来。

  “阿楚想说什么?”作为县令,庞山民直觉觉得,黄月英接下去要说的事情,太不一般了。

  黄月英见着厅内的女子,便问,“兄长觉得,我阿母以及诸葛嫂嫂,与以往有何不同?”

  庞山民想了想,道,“以往未曾有织布作坊时,她们平日里多行相夫教子之责,而今,她们在相夫教子之外,还负责了织布作坊的相关事宜。去岁一年的时间,织布作坊的产量以及女工数量,便比此前要翻了一倍。”

  黄月英点头,笑着,“除此之外呢?”

  “除此之外?”庞山民微愣,不太理解黄月英想要说的是什么,于是看向了诸葛氏,后者只是淡淡的笑着,也并不答话。

  “除此之外啊,”蔡氏则是开了口,“是觉得,女子也可撑起一个家,作坊中,有好一些是孤儿寡母,其父或其夫或因战乱、或因天灾而逝,但她们却依然侍奉父母或者带着孩子。”

  旁边,诸葛氏点头,“是的,在织布作坊内,我亦未觉得……我与山民有何不同。”

  在场男子,除黄承彦外,皆是一愣。

  黄勤也好,黄寅也好,家中女眷多有在织布作坊的。

  的确,作坊的工钱也不低,是按照产出布匹的数量来计的,这份工钱,足够一家子人的吃喝开销。

  而黄勤与黄寅在族里的职位,亦是有薪俸的,薪俸还不低,于是家中的生活水平,也是一日好过一日。

  再仔细想来,家中女眷,其精气神与以往都大不相同。

  如今听着诸葛氏的话,众人才反应过来,的确,在某一方面,不仅是男子能养家糊口,女子同样也能。

  “所以,阿楚想做什么?”庞山民呼出一口气,看向黄月英,再问。

  黄月英笑笑,“既然男子与女子皆可养家,那女子授田时,也不该与男子相差过多,是以,欲改良授田制。”

  “改良授田制?!”

  “什么!”

  “这……”

  不仅是庞山民,便是蔡氏与诸葛氏,也是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唯有黄承彦,丝毫不在意,反而满脸笑意。

  “自周起,井田制至秦,由商鞅变法而成授田制,汉承秦制,而后至今。”黄月英开口,“可天下分崩,庶民课税繁重,田地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