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零九章 宫廷与道观_遮天之造化神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虽然因为某个神秘人的出现,打乱了赵无视的一些部署,但他此次命人掳走太后的目标,基本都达成了。

  而且就算是原着当中,他的部署其实也被人打乱了。

  只不过那个人不是柴信,而是成是非。

  原着当中,救了太后的人是成是非,也因此才获得了黄字第一号密探的考核机会。

  相比之下,反倒是眼下这种情况,更加符合赵无视的利益。

  既打击了皇帝的威严,又让彰显出了曹正淳的无能,同时最终救驾之人,还是他的两位义子。

  如此一番对比之下,无论对象是皇帝,还是曹正淳,他赵无视不都显得更加英明神武?

  还是那句话,曹正淳作为东厂督主,甚至还对锦衣卫拥有实际控制权,却放任贼子潜入大内,成功将太后绑走……

  这已经不是简单用“无能”两个字就可以形容的了,完全能定义为“玩忽职守”。

  只怕按照皇帝和太后的真实想法,都恨不得将其直接千刀万剐了。

  只不过皇帝深知眼下朝堂的局势凶险,内忧外患不绝,手上能用的力量,除了少数文官,也就只剩下宦官了。

  而曹正淳虽然“阉党”的恶名传遍朝野,可却也是现在明面上唯一能跟赵无视略微抗衡的存在。

  这个时候如果把曹正淳给灭了,那就无异于将朝中大权,尽皆交到赵无视手上。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只怕宁愿将所有权力交付给宦官、文臣,甚至是武将,也绝不愿将之送给一个贤明在外的亲王。

  宦官再怎么折腾,毕竟是残缺之人,绝不会有谁拥护其造反,更不要说是称帝。

  文臣嘛,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既无兵权在手,又爱惜自身名望。

  纵观古今,文臣造反的先例少之又少,至于文臣造反还最终成功了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哪怕是放权给武将,其风险也比放权给亲王小一些。

  毕竟武将作为臣子,再怎么给自己造反的行为正名,也改不了以下犯上,叛国背君的事实。

  亲王就不同了,尤其是赵无视这位身份特殊的亲王,和赵昇这位身份更加特殊的皇帝。

  先帝曾有数个皇子,却无一活过十三岁,尽皆早夭而亡。

  赵昇是先帝同宗堂弟赵筌的第三子,十五岁时过继给先帝,并于同年被立为太子。

  赵昇的亲生父亲赵筌早亡,实际上七岁时便被先帝接到内廷抚养,直到十五岁才正式过继。

  两年前,先帝驾崩后,赵昇即位。

  而赵无视,则是先帝最小的一个兄弟,至今也不过四十八岁。

  按理说,赵无视跟先帝,乃至于跟前面几任皇帝的血缘关系,都要比赵奢更近。

  而且随着他的武功和权势的与日俱增,野心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滋生,只是如今还未摆到明面上罢了。

  在他看来,赵昇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无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