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三章 利令智昏_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咚!’地在车壁上敲了两拳,外面立刻安静下来,在李隆基责令他释放大食战俘时,李庆安并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在那种场合,他不能扫李隆基的兴,不过他也不会就这么轻易放了两万大食战俘,还是那句老话,放不放人的决定权在李隆基,可怎么放人却是他李庆安说了算,就这么轻易把人放掉吗?曼苏尔也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马车出了明德门,这时李庆安忽然想起早晨的难民,他拉开车帘远远望去,只见在数里外的一片空地上已经搭起了数百座帐篷,在帐篷周围有几个大粥棚子,都排满了长长的队伍,早上还只有几千人,可现在看来,已经有上万人之多。

  这时,他忽然见几人骑马向这边奔来,却是长安县县令崔光远,他也看见了李庆安的队伍,连忙奔了上来。

  自从上次军营会晤后,崔光远便开始做去安西当官的梦了,他现在是京县县令,如果去了安西,他至少也应是个刺史了,运气好一点,说不定还能混个下州都督,崔光远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从军为大将,早在他少年时代,他便是崔家的叛逆,好勇斗狠,是长安有名的游侠儿(就是街头流氓的唐称),后来得门荫去了剑南为官,没有能步入军途,却当了文官。

  现在他投靠了李庆安,他便又开始做起他的大将军梦了,崔光远飞驰上前,翻身下马施礼道:“参见大将军!”

  李庆安笑了笑问道:“崔使君,难民安置如何了?”

  “回禀大将军,现在河东难民已到一万八千人,据说还有大量的难民正陆陆续续向长安赶来,目前长安县和万年县各管一方,我收容了近万难民,上午开始赈粥,到现在已经是第二轮了,我估计最后会有近十万难民来投长安。”

  “那粮食够吗?”李庆安又问道。

  “粮食肯定不够,长安县官仓内有粮食三万石,但鲜于京兆尹只准我们动用三千石,说军粮要征用,不准我们擅自用于赈灾,我们准备上书圣上,请求圣上同意开仓赈灾。”

  这确实是两难之事,李庆安并不看好上书的结果,李隆基决心开战,这些灾民他是无论如何顾不上了,李庆安想了想便道:“我给你们出个主意,去发动长安富户开设粥棚,应该会有人来捞取这个名声,另外,我在渭南县有个庄园,这两年已经积粮八千石,这些粮食可以全部交给你用作赈灾,此外,你再去东市的聚海行柜坊提取三千贯钱,就说是我的命令,还是一样,用这些钱去买粮食赈灾。”

  崔光远大为惊讶,如果按市价六十文买最便宜的糙米一斗来算,那这三千贯钱便可买五千石糙米用于赈灾,也就是说李庆安一人便拿出了一万三千石米,这可是大手笔了,他异常感动,连忙谢道:“多谢大将军的捐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