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章 麻烦成堆的单车刺史_盛唐挽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刺史的机构,是河西节度府。只有河西节度府无法确定的事情,才会上报到长安。这也是自开元中期以来,长安中枢将一定程度的地方治理权下放到了节度使这一级。

  而当初郑叔清在夔州的时候,因为夔州不属于任何节度使管辖,所以刺史直接对长安中枢负责,也直接被中枢管辖。

  至于凉州那边的河西节度府,都知道方重勇的身份,上上下下关系都打通了。

  方重勇因为路过山丹县,帮本地屯民收割牧草而迟到……这算不得什么大事吧?

  反正肯定不会惩罚他就是了。

  虽然这只是件小事,但甘州那边的官吏听说了以后会怎么想呢?

  起码不会有人跳出来无脑装逼打脸吧?

  “还是先写封信到甘州那边,有备无患。”

  方重勇沉吟片刻道。

  “郎君真是天资聪慧。”

  方大福赞叹道,话语中似有深意。

  方重勇很多时候做事缺乏常识,但每次都可以“一点就通”,把后续的错漏补齐。其办事的能力,远超同龄人,甚至不在能干官僚之下。

  正在这时,郭子仪走进军帐,他冻得面色青紫,显然在大营外巡视了一圈不是什么轻松活计。

  方大福一看这架势,抱着方来鹊就出了军帐,找别处取暖了。反倒是阿娜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愣了半天,终究还是如小媳妇一般在方重勇身边跪坐下来,低着头不说话。

  “郭守捉有事但讲无妨。”

  方重勇指了指阿娜耶沉声说道。

  郭子仪面色平静的点点头道:“方使君,甘州南面祁连山脉,有一条只有牧民们不得已时才会走的山路,连牲畜的都不能行。”

  他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草草画了一副简图。

  “正常情况看,这条路人迹罕至,几乎不可能有人去走。若是大部队行军,则需要依靠人力去驮运辎重,偶遇大风大雪,估计死者不可计数!

  因此朝廷并不把这条路当回事。”

  郭子仪说话很谨慎,因为一切都是他的猜测,没有任何迹象的时候,瞎说话扰乱军心是要承担责任的!

  “郭守捉是说,吐蕃人,可能走这条不寻常的路,不骑马来奔袭甘州城?”

  方重勇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跟郭子仪想得不一样,这条路方重勇不仅知道,而且在他前世还相当出名!

  有部队过一趟就因为天气恶劣死了四分之一的人!具体是什么事迹他反倒是不太记得了,只觉得当时异常震撼。

  想明白这个道理不难。

  严寒大风缺水,又没有补给。在不依靠牲畜的情况下翻越祁连山,不可能是什么美好的体验。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很贴切。

  翻越山脉的时候,因为大风大雪很容易造成失温、迷路,然后部队大量减员却得不到及时救治!以这条路作为行军路线,本身就是在玩命!

  “方使君所言不差啊,吐蕃权贵们不把他们的士卒当人。就算死一半的士卒,只要能立下军功,那都不是什么大事。”

  郭子仪叹息说道,他对吐蕃人打仗的疯狂,有着很直观的体验。

  在一个到了三十多岁,就会普遍因为各种原因死亡的农奴制国家里,痛痛快快死在战场上,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就算在高原苟活不用上战场,也会死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辛勤劳作。

  “所以,郭守捉有什么打算呢?”

  方重勇不动声色问道。

  郭子仪此刻前来密谈,显然不会只是拉家常,而是有求于人。大家现在都是混官场的,且官职没有可比性。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