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5章 很有意思,也很没意思_盛唐挽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私下里绝对会咒骂你不得好死,绝不会感激你在邠州找到了石炭。

  就算是这样,你也想推进这件事么?”

  李林甫拍了拍手边那一份方重勇写的文案询问道。

  “回右相,长安周边的树木肯定是不够砍的。推进长安百姓烧石炭,乃是大势所趋,请右相明察。”

  方重勇恭敬对李林甫行了一礼说道。

  “嗯,本相明白了,那你有什么计划呢?”

  李林甫饶有兴致的询问道。

  “回右相,下官是这么想的。

  冬季泾水结冰无法运输。而春夏秋三季,泾水没有结冰,可以在邠州采集石炭,在长安设立常平仓,大量囤积石炭。

  春夏秋三季,长安普通百姓尚无取暖的需要,长安周边木柴已经够用。

  等到冬季的时候,朝廷再将常平仓内的石炭放出,抑平长安木炭的物价,这样一来,就可以填平所需缺口。”

  听完方重勇一番介绍,李林甫微微点头,心中已然是认同了对方的建议。直接拿石炭替换木炭木柴肯定不行,但用常平仓的方式,春夏秋开采,冬天放出来抑平物价,这个确实是对现有体系冲击较小。

  也方便掌控。

  “嗯,不错。既然是这样,那这件事还有什么困难没有呀。”

  李林甫捏了捏自己的肩膀询问道。

  “回右相,最大的困难是要修路。

  石炭开采点,到泾水边渡口,有一座小山坡挡着,需要开一条专门运输石炭的路线到泾水边的渡口,再水运到长安郊外渡口。

  此外,这个矿坑要开采,还需要修矿井,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

  “人力啊,有点难办……圣人明年要扩建兴庆宫,要再次扩建华清宫,还要扩大织户服色役的规模,多产良布以为你宫中用度。只怕没有多少色役可以用来修路开矿井了。

  这……有点捉襟见肘啊。”

  说完,李林甫沉吟不语,感觉这件事颇为棘手。

  对于他来说,只要是办的事情不碍着基哥的事,那就顺利执行。

  如果碍着基哥的需求了,那么这件事就必须要靠后,以基哥为优先事项。

  “这样吧,幽州那边要往长安送五千契丹俘虏,让这些俘虏去修路挑土吧。

  本相听说挖石炭也是件辛苦活,等路修好了,就让这些人去挖石炭吧。”

  李林甫一边说,一边一目十行的将方重勇写的文案看完,随即在上面盖上了自己的私人印信。

  “送到工部,让虞部司的人看看这个矿井到底能不能开。如果可以的话,户部会出钱办这件事,剩下的就跟你无关了。

  天色不早,本相要休息了。”

  李林甫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

  “下官告辞。”

  方重勇恭恭敬敬的叉手行了一礼,随即离开了李林甫家的宅院。

  等出了平康坊,他抬起头看着头顶上月明星稀的夜色,忍不住叹了口气。

  果不其然,石炭坑的事情,李林甫是知道的。

  挖石炭供输长安的计划,李林甫也是考虑过的。

  方重勇之前就在想,为什么这么明显的一个办法,居然偌大的长安,都没有一个官员提出来。

  果不其然,官府不作为,还是有其深刻内因的。

  这件事虽然可以解决长安能源危机,但却不一定对李林甫这个大唐右相有好处。强行推进此事,对李林甫的官场利益没有任何帮助。

  朝廷高官又不缺那一篮子木炭,他们为什么要去做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归根到底,为长安引进石炭,打通石炭的商路,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却也“很没意思”的事情。

  对于办事官员本人而言,这件事做了还不如不做。

  既不可能得到普通百姓的感激,也不可能掌控这一条影响长安民生的大生意。名与利都不沾的事情,自愿去办的人,才是地地道道的傻子!

  吃猪肉的人,难道还会感激屠夫为其杀猪么?

  肉铺里买猪肉的人,难道会感激屠夫为其杀猪么?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