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5章 丘!八!之!魂!_盛唐挽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冷汗。他们看着满地狰狞的尸体后怕,忍不住吞咽着唾沫。看到地上已经流淌成沟的血迹,强忍着恶心不吐。

  这些士卒当中不少人身经百战,但也有不少是第一次上阵。被选入银枪孝节军,只是因为身体好,技战术出色,不代表他们就动真格的亲手拿刀杀过十人百人。

  这些士卒冲杀的时候压根没想那么多,也不知道自己手里到底有多少人命。等战斗结束后才发现,他们这一队人已经成了杀神,其他银枪孝节军的人员自觉用连射臂张弩给他们补位打掩护。

  不仅是带队的何昌期杀人多,他身后那一队人也不少。短短一个时辰,辕门二龙一共射完十个箭壶,每个箭壶里平均五十支箭,战斗结束后,两人的双臂都在颤抖不停。

  在方重勇事先的高压命令下,这一千人的银枪孝节军先锋军,因为担忧敌军兵多,在战斗时已经处于大脑空白状态。哪怕后来吐蕃人士气打崩了,他们也一样手起刀落,杀了跪在地上求饶的吐蕃军士卒再说,根本没过脑子。

  封建时代的军队打仗,往往百分之十五的战损士气就要崩溃,很少有一方一口气把对手全部杀完的。而峨堡岭之战的血腥,就在于银枪孝节军明明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却根本不听吐蕃人怎么求饶。

  反正就一个字:杀!

  杀完为止!

  他们并不是以杀人为乐,而是在紧张状态下不自觉的发挥出全部的战斗力,如同输入了固定程序一样,已经打疯了。

  除非方重勇在这里下死命令,否则无论是谁下令让他们停下来,这些人也没办法执行军令。

  处于战阵后方的郭子仪,全程观摩银枪孝节军杀敌,并不参与其中,而是带着几个从赤水军来的亲兵一声不吭,就这样默默的看着。

  也没有下达任何军令。

  郭子仪身边的亲兵,脸上流露出恐惧之色,又强行忍住,显得面部表情非常纠结。

  他们实在是没见过打仗这么勇的,何昌期的打法,就像是现在便是生命中最后一刻,索性放开了搞!

  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这种精中选精的练兵之法、以点破面的临阵战术,以及凶悍不留情面的一边倒杀戮,给了郭子仪极大震撼。

  打崩吐蕃人士气的,其实就是银枪孝节军中,被有效组织起来的那些尖刀,数量不超过百人。在峨堡这种小型堡垒的攻防战中,不到百人的尖刀部队,杀得吐蕃人胆寒,产生了奇效。

  一半以上的吐蕃军士卒,是在士气崩溃后,被一拥而上的其他银枪孝节军士卒砍死的,就跟宰鸡一样。这些士卒的战斗强度反而不高,因为那时候吐蕃人的士气已经被打崩了。

  一个时辰之后,身上血迹都没有干涸,身上羊皮衣已经快要辨认不出本色的何昌期,提着一个人头来到郭子仪面前,非常粗鲁的将人头丢到地上说道:“这是吐蕃峨堡守军千总的人头。刚刚清点了一下人数,峨堡守军不足两千人,比预想的少很多。”

  按照事前的估计,方重勇认为峨堡岭的吐蕃军,怎么也应该有五千人吧?这里不好补给,只是相对于河西走廊的唐军而言,但是亹源地区就在峨堡岭以南不远,已经没有什么山路要走了。

  吐蕃军供养五千人死守亹源这个关键节点,应该没有太大难度。毕竟亹源就是吐蕃的后勤基地啊,峨堡岭也算是挨着后勤基地了。

  “吐蕃在鄯州急攻石堡城,需要聚集兵力,也许就是原本在亹源附近的吐蕃军主力一部,已经从亹源南下了。

  峨堡岭的精兵,应该也被抽调走了。”

  郭子仪抱起双臂,若有所思的说道,他想到了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

  如果真是如他想的这样,那只能说明大唐中枢有吐蕃人的间谍,或者是有朝中重臣与吐蕃人私通。

  此人对大唐中枢如何用兵了若指掌,也知道河西军要远征西域,不可能会出兵支援陇右,所以吐蕃人放松了对于河西镇的防范,将北线的主力调到鄯州以北,准备南北夹击河湟谷地,谋取石堡城。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