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7章 以攻代守_盛唐挽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星落峡,白水军屯扎的众河交汇之地,皆已主动放弃,收缩兵力死保石堡城。而吐蕃人也没有盲目进击,而是一步步的收紧套索,挤压陇右唐军的活动空间。

  论战损,肯定是吐蕃死了的人多;但现在鄯州的战略优势,也确实掌握在吐蕃人手里。

  王忠嗣手里还有一支战略反击的部队,也就是新成立不久,兵员还不齐整的天威军。他压着一直没用,留在鄯州城休整。如果战况继续恶化,也不排除使用在关键的地方。

  可是如果到了天威军也上战场了,那就意味着王忠嗣已经没有任何调整的余地,此战只能被动应对吐蕃出招,无法反击了。

  “哥舒将军,多亏你血战不退,陇右唐军这才逃过一劫啊!本节帅已经给你记了大功,战后一并论功行赏!”

  河源军驻地内一个简陋的签押房里,王忠嗣看着正在被医官治疗的哥舒翰说道。医官将吐蕃军的箭头取出,上了金疮药,又用透气的麻布将伤口包好,稍稍松了口气。

  “哥舒将军,吐蕃人的箭头可都是沾过粪便的,毒辣得很,您大意不得啊。”

  这位医官给哥舒翰处理完伤口,见王忠嗣对自己摆了摆手,随即便悄然退出房间。

  “你去湟水县养伤吧,某让盖嘉运接替你。”

  王忠嗣轻叹了一声,似乎心情不是太好。

  哥舒翰显然也很了解王忠嗣的处境,他压低声音问道:

  “王节帅,吐蕃军一南一北,就像是一个钳子在夹我们一样。

  守不住北面,我们都要折在河湟之地。守不住南面,则是会丢掉石堡城,让吐蕃人得逞。

  现在吐蕃人就是引诱我们往北线增兵,他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指望能占住河源军待着的地方。末将以为,吐蕃人拿到石堡城并巩固防守后,便会直接退兵的。”

  哥舒翰的目光可谓是精准,一眼就看出吐蕃人这么大张旗鼓的摇尾巴是想干啥。

  北边打得再凶猛,在大唐国力充沛的情况下,吐蕃人吃掉了河源军所占据的河湟谷地平原地区,到唐军做好准备大反击的时候,照样也会吐出来的。

  至少十年内,大唐边军没有被狠狠削弱的话,吐蕃人完全不可能达到目的。

  吐蕃人知道这一点么?事实上,他们心里非常清楚。

  吐蕃人指望着的就是石堡城。

  夺得石堡城,吐蕃人便守住了唐军通往黄河九曲之地的主要通道。

  吐蕃人看上去打得凶,其实他们不过是以攻代守的打法而已,相当具有迷惑性。

  “你说的本节帅何尝不知。某让李光弼统领天威军以为后手,就是要趁着吐蕃人力竭之时反打回去,伺机夺取九曲之地。

  如今吐蕃人似乎后劲十足,可陇右镇却已经有些顶不住了,本节帅正在为此担忧。”

  王忠嗣长叹一声,打仗是一件非常“唯物主义”的事情,靠着情绪与情怀,是没有办法取胜的。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占据胜利的大部分因素。

  比如说王忠嗣现在就感觉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吐蕃举国之力攻打石堡城,陇右镇不过大唐边军一部而已。唐军占住了这個地方,就意味着必须要比吐蕃人消耗更多人力物力去维持,这是由地缘条件决定的。

  倘若唐军真的决定只需要守住凤翔就行了,那防守起来当然会很轻松啊。

  距离关中又近,兵员与补给都不缺。可是这样搞,就要把陇右大量土地让给吐蕃,最终喂肥喂饱吐蕃。

  最后兵强马壮的吐蕃来袭,一样会导致凤翔一带边防吃紧。

  所以对于大唐来说,西北守不守,守哪里,国家边界扩张到哪里,这是个非常辩证又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

  王忠嗣不是基哥,他无法决定大唐哪里该守,哪里又该放弃。他只能在自己有限的兵力下,保住陇右镇的基本盘,这便对朝廷有所交代了。

  “王节帅,石堡城一定不能丢,若是丢了,朝廷要治罪的。

  若是北线真的顶不住,那就让天威军顶上吧。”

  哥舒翰建议王忠嗣说道。

  “明白了,你先去歇着吧。”

  王忠嗣微微点头,似乎是不置可否。

  等哥舒翰离开后,一个戴着幞头,身穿黑色唐军军服的中年人,走到王忠嗣面前,叉手行礼不说话。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