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大辩论(四)_嫡女为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选择反方时,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我来。”

  说罢,一道身影从容地走上台,稳稳站在了反方的彩旗之下。忽如其来的变化让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良久,学子里有人惊呼。“呀!是今科传胪,叶家小侯爷!”

  传胪,意为殿试的二甲第一名。叶宁语闻言,心头一动,往台上看去,那个少年郎不是自家胞弟又是谁!刚刚她和白承之说话,竟没有注意叶安珺的动作。看着弟弟那副沉稳的举动,叶宁语的嘴角不禁浮上一层笑意。果然是叶家的孩子,她的亲弟弟!敢为他人不敢为之事,敢说他人不敢说之言。就冲这一点,不管阿珺今日是胜是负,当他踏上那方论台之时,便已经胜了。叶安舒不禁在台下鼓掌欢呼,一个劲喊着“五哥”,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他家兄长。围观人群里,认识叶安珺的不在少数。有国子监的同窗,还有普通学堂的读书人,亦或是其他大都百姓,许多都是见过这位叶家小侯爷的。如今见他敢于做出这番决定,心中没来由敬重了几分。一时间,叶安珺还未开口说话,便已收获了不少掌声。见反方是这位才华卓绝的叶家小侯爷,刚刚几个喊着要上台的少年们声音蓦地小了许多。最后,主持辩论的中年男子指了指刚刚最先出声的那个。“有请这位公子上台。”

  那公子闻言,也不迟疑,几步就走上台,站在“正”字旗的下方。“叶兄,今日要得罪了。”

  “无妨,子晨兄尽管出言便是。”

  叶安珺口中的子晨兄,也是他在国子监的同窗。此人去年及冠,今年已有二十一岁,叶安珺习惯称呼他的字。只不过今年的会试没有上榜,也就无缘殿试,只得等到下一届再行科考。他明明比叶安珺要大上几岁,却是没能考中,这几日心思颇为郁结,对叶安珺这位同窗也心情复杂。既有敬重,也有满心不甘。两个小厮已从下方的名牌墙上取出了杜子晨的名牌,由于叶安珺没有提前报名,有人又拿了一个空名牌写下叶安珺的名字,分别挂在他们二人身后。铜锣声响,计时香燃起,杜子晨缓缓开口。“鄙人以为,举贤者,当以都城为先。只因都城为一国之核心,各工各部,皆在都城。都城之于人,就好比心脑一般。贤能之士必以都城为重,巩固核心,再固天下,方可天下安宁。”

  叶安珺闻言,几乎不假思索道,“子晨兄所言不妥,一国之核心并非一座城池,乃脚下寸土,乃天下百姓。诚然,都城如心脑,为天子之都,有天子坐镇,受四方来朝。可州府郡县为周身血脉。郡县治则天下安,血脉畅则身康体健。我以为,一国贤能之士不妨放之州府郡县,方可发挥大功用。”

  好一个“郡县治则天下安,血脉畅则身康体健。”

  如果说刚刚杜子晨的那句“都城如心脑”让人频频点头道是,那么叶安珺的第二个比方则让人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一片天。“叶兄如此看重州府郡县,在下有一疑问,为何先帝开朝,先稳大都,再立州府?先帝之举,岂不证明贤能之士要以大都为重?”

  “非也!孟子有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多少古人贤士,皆出于民间,可见一人要逐光明之路,必要经民间历事,方可有根有基。”

  杜子晨皱着眉,“谁让你说古人了,我们讨论的是今人。”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