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流言_嫡女为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和梁人的情况,两兄弟之前在家听叶宁语说过。那时侄女告诉他们,大都恐因此事生乱,让他们不要和太子牵扯上干系。虽然两人原本也和此事没什么关系,可现在回想起来,两人不得不佩服侄女事事想在了前面。这罪名,说大可大,一国储君与邻国密谋,暗自达成某些协议,是欺君之罪。可说小也小,无非就是太子对邻国礼敬一些,给了些互惠的策利罢了,端看皇帝怎么想。可叶永和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崔相会弹劾太子,还是在太子回都之前。看似平静的朝堂,莫非也要起风云了么?叶永和向来兢兢业业,下了朝便去了通政司上职,叶永德则去了仁寿宫。昨晚侄女说过,没事得多在仁寿宫露露脸。听说这次叶家出事,老太后帮扶了不少。其实叶永德明白,就算自己不去岳母面前露脸,岳母还是会帮扶叶家,因为段氏还在。可叶永德心里对太后,也是感激的。于情于理,都得去一趟。不仅自己去,下次还得把阿怀、阿舒、阿希三兄妹都带上,去看看他们外祖母。叶宁语当朝告御状的消息在第二天又传遍了大都,随着这则消息一同传出的,还有她第二次当街遇刺之事。大都城说大也大,虞国三千万人口,天子脚下的这座城便近两百万。可它说小又小,几道流言的速度一夜之间便能传遍整座城。当然,其中少不了鹤鸣轩的功劳。这不,一位四十多岁的说书先生高坐鹤鸣轩茶室,醒木一拍,眉飞色舞。“话说叶家大姑娘,不畏皇室权威,高举行军记录,厉声质问当朝天子,“太子谋杀忠义大将,此等行径,为仁乎?为义乎?为明君之道乎?”

  说书人情绪激动,语调高昂,言语之间仿若一切亲眼所见。要是叶宁语在这里,怕是要一口茶水喷在地上。这话……是自己说的?只听那说书人又道,“说时迟那时快,一道寒光刺入马车,叶家大姑娘带人飞身上了车顶,徒手与刺客搏斗,手起刀落,刺客应声倒地。几十个黑衣刺客将叶家大姑娘团团围住,一人飞身而起,寒光出鞘,叶大姑娘被一剑穿心……”“一剑穿心!叶姑娘如今伤势如何了?”

  “是啊,前些时候挨了一刀,如今又挨了一剑,身子可怎么受得了!”

  “可怜侯府三代忠君,如今将军身死,姑娘遇刺性命不保,老天怎如此不公呐!”

  有人为叶家鸣不平,也有胆大者猜测刺客来历。“什么人呐敢当街行凶?”

  “还能有谁?叶家得罪了谁,谁就出手了呗!”

  这话,就差没明说太子了。“诶,慎言!”

  有人急忙阻止。人群里,三个品貌端正的男子细细品着酒。白承之眉头微微皱起,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她,又受伤了么?当街斥太子,当朝告御状,又当街与刺客搏斗,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柔弱姑娘所为。白承之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前夜的画面,那个一身黑衣的女子身姿轻盈,起落之间小腹处渗出丝丝血迹。他揽住她的腰,纵身飞起,夜风习习。他看见了她的侧脸,五官灵动,气质明明淡如雏菊,却总给人一种果断坚决的勇敢。白承之不禁轻触自己指尖,那时的触感似乎还在。忽然一阵争吵声让他回过神,是隔壁几桌在激烈讨论谁是刺杀叶家大姑娘的凶手。白承之摇了摇头,看着一旁愣住的成王。成王神情暗淡,眸中有一丝不可察觉的失落。“白兄,我不信虞国皇帝和太子是这样的人。”

  这话,白承之没法接,只又倒了一杯酒,独自喝了起来。也不知怎的,越喝心越乱。林掌柜端坐在二楼自己屋内,楼下的动静听得他双眼发红。说书人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他是知道的。只是每每想起将军枉死的惨状,却是真正令人心寒。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