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九章 主意_西明离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晚乱过了,就在南关城楼下的一间已经停业的酒楼——尽管用度惟艰,程知州还是为南离备下了接风宴。

  这是官场的礼节,大明虽然破落了,规矩不能坏是不是。

  陪席的还有城中三位西营走了又打回来的坐地贩盐大户,以及本州自乡下躲入城中的几位绅矜。

  这就是原明的社会阶层秩序在残明的余光映照。

  如果南离不曾介入这个时空,这些封建官僚的规制、原则还将在一个落后的封建王朝再苟延残喘三百年。

  除了衣冠,明还是清,有分别吗?

  这是在这一时空第一回面对一桌正经像样的宴席,可是望着眼前这桌还算丰盛的鱼肉,饥疲的南离竟食不下咽,他表面上应付着程知州与蓝师爷的客套,心中却在转着一个渐渐膨胀的念头。

  这个邛州远远不是原本想象中的赶来了、就占住这么简单的事,其状况远非宝和寨那边小小山寨加四乡百姓般的简单。

  就这城池,就这官府,就这躲进城中的豪绅?

  我来这儿干什么来了?维护他们继续鱼肉流离失所的难民?

  即便坐了城池,把那死丫头扶上监国位坐稳,又是谁特么得了好处?

  我赵南离既然立于当世、欲做大事,不能救民水火,何谈天下太平?

  难道就做个小军阀就而已!

  “天下事不当如此!”

  南离不自觉间竟“啪”地一拍桌子叫出了一声,一下子酒水四溅,把程知州、欧阳直、蓝师爷都是一惊。

  南离这才回神省悟,歉然抱拳道:“赵某思虑河山不复、达子在侧,因此忧愤国是,不想情难自已,实在惊扰诸位雅兴了。”

  众人这才释然,程知州劝道:“赵参戎一路辛劳,还要忧心国是,年轻一辈之楷模,异日前途不可限量。”

  嘴上劝着心下却颇不以为然:不是没人急着匡复河山,结果都是碰上大清兵,死了!马乾不就是个例子。

  “叨扰诸位,来日看某为程老爷灭此朝食,安一城军民之心。”

  南离口上表着决心,心中说的却是:看来我得先安你这位大老爷的心。

  然而一座官绅闻言无不欢欣鼓舞——顶雷的终于来了!

  程羡良跟着抚须称赞,心中却含隐忧,其实言谈中程羡良觉南离谈吐文雅,颇有儒风,心内觉得比那些动辄拔刀大骂的丘八强上许多,这时看来虽也偶有失态,其实算不得什么,年轻人哪有不气盛的。

  他是又想起了重庆的旧事:唉,年轻气盛啊,曾英不是可惜了的。

  其实他不知,南离可不是在盛气,他是在打定主意要把这邛州改天换地,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席间的绅矜、大户自然不知其心,只是闻得来了位少年将军,又见南离英武儒雅,必定是个懂规矩的,一时间不住敬酒恭维,大有结纳之意。

  南离虚与委蛇间滴水不漏地应付,说到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