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9【资本家道路】_梦回大唐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织布机就更费事了,出卖秘密的工人,只说什么轱辘(滑轮),再用绳子拉动飞梭。

  把各大棉纺商搞得一头雾水,打破脑袋都不知道轱辘拿来干嘛,这玩意儿不是在井中提水才用到吗?还有飞梭又是什么鬼?难道让梭子飞起来织布?

  更聪明的商贾,开始请人学习物理,因为他们听说王学士是用物理改造织布机的。

  《数学》、《几何》、《物理》渐渐传播至江南,后来被誉为“工书三卷”,跑到说书人那里就成了“神书三卷”。

  江淮商人想要低价倾销,联合起来逼死王渊的工厂。

  结果很无语,“学士布”实在太便宜,在北方市场打得他们找不到北。若非长途运输会增加成本,而且工厂产量不足,恐怕南方市场都被王渊倾销过去了。

  这个春天,“学士布”突然在河北、山东和河南流行起来。

  对市场冲击不小,但也不是太大,毕竟产量摆在那里,只是吃掉一小块市场而已。布价波动也不大,“学士布”卖得便宜只是相对的,因为棉花连续两年大面积减产,今年的棉布价格其实比往年还更高!

  只有做北方生意的江淮布商,被王渊搞得吃了苍蝇般难受。第一年就这样,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织布机不断增多,还不把他们的市场份额全吞掉啊?

  于是,一些两淮商人,主动抛弃江南合作伙伴,跟王渊的工厂签订长期承销合同。

  反正都是做生意,为啥不能转换阵营?

  在王渊的工厂买布销售,只要面向北方市场,还能省去无数运输成本呢,只会比他们以前赚得更多!

  科技就是生产力,王渊的织布机效率数倍提升,成本优势对江南商人来说是碾压式的,抢占市场份额不要太容易。

  一个冬天而已,王渊不仅收回建厂成本(包括买地),还净赚二千多两的利润。

  二千多两纯利润,跟卖望远镜比起来,似乎不是很多。但这只是一个季度的利润啊,而且收入远远比卖望远镜更长久稳定。

  工厂管理层也干劲十足,他们虽然没有股份,却可以每年坐分红利。工厂赚得越多,他们分得也就越多,比以前在户部、工部当吏员滋润百倍!

  另外,王渊三个月派人查一次账,他们想贪也顶多吃些小回扣。

  一切顺利无比,王渊正朝着资本家的道路前进。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