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6【战场天时】_梦回大唐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骑兵,冲出去放箭袭扰,此举若能造成骚乱,蒙古全军就会一拥而上。

  王勋和张輗的亲军担任执法队,砍死十几个惊慌失措的民夫,部队很快就稳定下来。

  双方互相射箭,都没占到啥便宜。

  蒙古人在奔跑齐射,而且阵型松散,明军的弓箭很难射中目标。但骑射的射程更近,蒙古骑兵不敢太过接近,同样没射死几个敌人。

  车阵空档处,三千蒙古骑兵冲来。

  明军用盾牌手顶住一轮骑射,突然亮出火铳兵。足足两千人的火铳兵,配合着十门小将军炮,一起轰向冲来的敌人。

  正德六年,山西巡抚王璟,足足制造了一万多支火铳。十一年过去,那些火铳还剩两三千支可用,全都装备在大同府官兵手中!

  至于那些小将军炮,竟然安装在独轮车里,这种炮车是杨一清发明的。

  三千冲锋在前的蒙古轻骑,瞬间就有近百伤亡。他们本就属于试探性进攻,根本不可能轻骑冲阵,只要明军不自乱阵脚就行,更何况还用火器进行有效还击。

  达延汗只能重新组织进攻,派轻骑绕弯子卡距离射箭,试图给明军造成心理压力,这样就能消耗明军的火药。

  王勋大喊:“鞑子未进射程,不得随意发火铳射箭,违者军法处置!”

  从中午打到傍晚,双方互有杀伤,但也仅此而已。

  蒙古人打不进来,明军也冲不出去。

  与此同时,负责支援前线的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也一路跟随敌人来到应州附近。他们同样很牛逼,跟踪敌人十天左右,也是一箭未发、一兵未损。

  由于达延汗传令大军集结,他们“追击”的敌人也往应州靠拢,于是二人稀里糊涂也来了应州。

  王勋、张輗、萧滓、时春,四人的部队全被包围,只要达延汗继续袭扰进攻,就能实现经典的围城打援战术。

  为啥说朱厚照能获胜,是因为气运爆棚呢?

  因为在历史上,每当达延汗准备第二天发起总攻,便莫名其妙遇到大雾,而且一连好几天早晨全是大雾!

  否则王勋哪能拖住蒙古主力?早被吃个干净了。

  但如果了解山西情况,便知在这个时节,大同镇确实经常起大雾。

  天色渐黑,王勋和张輗愁眉苦脸,他们现在的情况非常尴尬。

  蒙古大军虽然退了,却留下两千哨骑在附近。一旦他们半夜撤军,必然就有蒙古大军跟随,到时候撤退就很可能变成溃败。可一直守在这里,蒙古骑兵每天慢慢磨,只需两三天时间,他麾下部队就会士气崩溃。

  王渊和边将们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这都源于皇帝胡乱下达军令。

  半夜,老将张輗巡查军营,突然他弯腰抚摸地上野草,顿时开心的笑起来:“今晚的露水很重啊。”

  回去跟王勋一说,王勋立即传令:“全军解下腰带,两两牵引,明早撤回城中!”

  翌日清晨,大雾弥漫。

  达延汗只能暂缓进攻,而熟知地形的王勋、张輗,却借着不足两米远的雾中视野,全军朝着应州城而去,就连炮车和辎重都没有落下。

  另一边的萧滓和时春,同样被敌骑监视不敢乱动,感觉自己这次肯定没命了。谁知一觉醒来,四野大雾弥漫,二人立即整军出发。他们对地形不熟,只能朝着大致方向前进,等大雾散去,居然跑到应州城以南。

  王勋、张輗、萧滓、时春,以及之前躲入城中的麻升、高时,三方部队就这样在应州城安全会师。

  所以,古代打仗,知晓天文很重要。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排在第一位。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