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8章 故意为之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恰恰就是年轻人,年轻人身上更有一股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从不怕事儿,敢于去拼去赌。这是其一;其二虎父无犬子,张先生身上就有一股迎难而上的韧劲儿,朕相信他儿子身上也都有;第三,张先生儿子都感念朕,恨不得为朕赴汤蹈火,这份心很重要,其他人不一定能做到。至于经验嘛,年轻人可以学,倒不是朕最看重的。”

  申时行这才点了点头,但依然一副沉思的样子也没有说话。

  朱翊镠又道:“除了以上三点,其实朕还有另一个方面的考虑,因为朕马上要为张先生平反了。”

  “哦。”申时行终于“哦”了一声,至此明白朱翊镠的用意与心思。

  “张先生的功绩有目共睹,为他平反倒不难,难的是张先生诈死一节。”朱翊镠感慨地道,“毕竟张先生当初诈死,骗过太后,骗过皇帝,骗过天下人,一旦世人知道他仍活于世上,实在不利于张先生的声誉,可以说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啊!”

  申时行点头道是。但这个问题他不知想过多少遍,想来想去也还是觉得为张居正平反是第一位的。

  至于其它方面,或者说由此而引发的副作用,只能暂且不考虑了。不然还有什么办法?诈死是事实啊!

  如今外界已经传出风声,张居正还没有死,相信张居正没有死,才是朱翊镠能够平稳顶替朱翊钧的原因。

  朱翊镠又道:“在外人看来,张先生当初选择诈死无疑是在考验人性,而人性是不能用来考验的,因为想要考验之时,其实就已经在怀疑了,而怀疑是人世间诸多不幸的根源。朕也无法预料这件事将会掀起多大舆论啊!所以,朕在想一个问题。”

  “不知陛下想到什么问题?”

  “为张先生平反,相信朝廷内外都有许多人早已经预料到,但张先生依然活在人世,对绝大多数人依然是个天大的新闻。所以朕就在想,平反是一定要为张先生平反,但说是为他死后平反,盖棺定论他已经`死`了,这样是否更好?申先生以为呢?”

  “就不知张先生怎么想?”申时行想了想回答说。

  “朕也没有与张先生说这个事儿,但相信张先生经历过此劫之后,应该早已经看淡了生死,只要能好好活着,又能与亲人在一起,其实在外人看来是生是死,又有多大关系呢?至少朕可以确定一点:说为张先生死后平反,就没有人追究他到底是生是死了,即便认为他还活着,也只能私底下议论议论,断不敢拿到台面上说,聪明一点的指定索性不说。申先生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以派人先去江陵城问张先生一声。”申时行提议道。

  “好!就派王安去吧。”

  “又是他?”申时行微微一滞,因为上次请冯保、潘季驯回京也是他。

  “怎么?申先生以为不妥?”

  “那倒不是,臣只是好奇陛下为何如此相信、看重那个王安,况且张先生对内廷宦官一向没什么好感。”

  “此乃天机,日后申先生自会明白的。”朱翊镠故意卖了个关子。

  ……

  。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