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_皇明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雄英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回荡,“并且在入海口的地方,还会伴有强烈的飓风,这将给江北的海门,江南的白茅、宝山,以及江中的崇明等地造成巨大的灾害,介时,数十万百姓将会受灾,苏州府北部的无数农田也将会被洪水淹没。”

  朱标深吸一口气看向文官们说道:“英儿绝非信口开河,孤愿意为此担保。”

  总之,大明立国二十三年,迄今为止长江入海口地区还没有发生过任何一次大规模的洪灾,只有零星的小灾根本不成气候,从统计数字来看可以说是极低概率事件。

  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许多文臣面面相觑,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今年夏天降雨量虽然偏多,但要说会引发大洪水,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夸张。

  说着,他示意朱雄英站到殿中的金阶前。

  总之,殿中的大臣们反应各异。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到殿中,目光坚定地看着群臣,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无数百姓的命运,而想要说服别人,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能犹犹豫豫,更不能露出怯态。

  然而,也有文臣站认为今年的降雨量虽然比往年多一些,但要说会引发大洪水未免有些危言耸听,所以要求朱雄英给出更确切的证据来支持他的预言。

  圣旨一下,就容不得他们再讨价还价了。

  最后,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朱雄英身上:“英儿,这次预言若成真,你功不可没,咱自是重重有赏。但若有所差池,你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且,其实夏天的降雨量按理来说是稍微多一些比较好,因为一般来讲,全年降雨量是处在一个大致范围内的,夏天降雨多了,秋天一般就不会有那种能够引发大洪水的连绵秋雨了;相反,如果夏天无雨,那秋天反而有可能会连续强降雨,所以目前来看秋天有洪灾的概率反而是较小的。

  这句话意味深长,实际上,大灾往往伴随着动乱,而大型工程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二十万甚至三十多万民夫聚集在一起,那么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当年元末修黄河修出一个“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乱子,毕竟白莲教等教派,此时在江南和两淮、山东等地,依旧在蓬勃地暗中发展着,势力都不容小觑,朝廷禁之不绝。

  对于国公们尤其是魏国公徐达和曹国公李景隆,以及郑国公常茂,都是愿意相信朱雄英的,自从韩国公李善长和信国公汤和荣归故里以后,整个勋贵集团,现在基本都是偏向于支持朱雄英的态度。

  户部尚书杨靖率先发问:“敢问圣孙此消息是否可靠?毕竟此事非同小可,如果需要建立和加固长江入海口南北两端的堤坝,那必须要征发至少二十五万以上的民夫,才能保证完成这种规模浩大的工程,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