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_皇明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一员,还是他为了反对杨靖而反对,他都有充足的支持朱雄英的理由。

  “臣以为圣孙殿下的提议,实际上是为了加强皇室对大明经济的掌控力,在关键时刻,这种掌控力能派上大用。再者,皇室若能通过投资获得稳定收益,也能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譬如宗室供养、内廷开销等费用,都可以由内帑自理。”

  傅友文也不是无的放矢,他说的两条好处也都是肉眼可见的中肯,第一条虽然没说的太赤裸,但实际上就是在说有的时候文官这边会阻止皇帝用钱,皇帝如果把小金库拿过来自己用,那就不用考虑文官的意见的;而第二条则是对大家都好的一件事情,以后给宗室、勋贵发赏赐,营造宫室等等靡费巨大却又在文官眼里华而不实的事情,内帑就自己花自己的钱,也别找户部要了,皇帝有多少钱就花多少。

  所以,傅友文的想法也得到了工部尚书沈溍的支持:“傅侍郎所言极是,如今江南商业繁荣,但行会内部竞争激烈,皇室的介入不仅能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而且还能筹集资金并非是什么坏事。”

  刑部赵勉则较为谨慎:“此事确有利有弊,但微臣认为,在法制完备、监管得力的情况下,皇室投资公司或许能成为一种新的尝试。只是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防中官压榨百姓。”

  赵勉也是国子监出身洪武十八年参加科举登进士二甲第七十一名,跟沈溍、杨靖是同榜,但赵勉跟沈溍关系很密切,其人历任工部审刑司左详议、大理寺左寺丞、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刑部尚书,可以说一路都是在三法司系统里升上来的,办过很多大案要案,郭桓案就由他经手处理,年纪也不算大,但是履历很丰富。

  很快,六部尚书和侍郎们十几号人开始有了不同的意见,而这些人根据自身利益选择了支持或反对,不过还算有些国朝大臣的体面,也仅限于争论。

  朱元璋听了各位大臣的意见后,微微点头:“诸卿所言都有道理,咱会慎重考虑此事,今日议事到此为止,退朝吧。”

  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各位大臣纷纷告退。

  但户部左侍郎傅友文,却被锦衣卫随后带了回来。

  朱元璋高居在龙椅上,看着这个颖国公傅友德的堂弟,傅友文低头一动都不敢动。

  傅友文身份特殊既是淮西勋贵集团的成员,与蓝玉等人交往过密,又是执掌户部的资历侍郎,可以说郭桓案以后,户部尚书的位置,于情于理都该是傅友文的,再不济也该让傅友文去试任,不行再撸回原职。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强行让户部右侍郎杨靖越过傅友文上位,这么做朱元璋自然是有自己的理由,不想让淮西集团继续壮大以至于失控,但傅友文心中一定是有怨气的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