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 永不加赋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再朝令夕改,这也是他们罪有应得。孤已经是从轻发落了,否则,都逃不过一个问斩抄家的下场。”

  这杀气腾腾的正面硬刚,让大学士们有些不适应。

  但朱以海确实寸步不让。

  要想开个窗,你得先说要拆房,然后最终他才会同意开个窗。

  陈盟再次请求收回成命。

  朱以海瞧着陈盟,“陈卿今年多大?”

  “臣明年便是花甲之年。”

  “哦,我记得陈卿好像是万历四十年举人,后来两试不第,出任新安教谕,天启二年再应试中进士,选庶吉士,任翰林院检讨,崇祯元年升任国子监司业,正六品官,典试南畿,获罪罢居南京。

  南京立国,起经筳讲读、吏部左侍郎,南都亡,在杭州还落发为僧,后还归绍兴嵊县,孤监国后,出山相助,对吧?”

  陈盟点头。

  他做官的资历其实一般,虽然跟阮大铖、方逢年等年纪相当,但在崇祯朝也只做到了正六品而已,在弘光朝算是镀了下金做了吏部侍郎,朱以海创业之初,他来投奔,于是特拜他入阁襄赞。

  但他在内阁也没办出几件实事,却跟方逢年唱和,攻击首辅宋之普。

  现在又不能领会监国旨意,关键时候还唱反调,那这样的阁臣留着就没有半点意义了。

  “陈卿,时局危难,内困外患,这个时候装睡有何用?必须抒缓民困,祖宗制度,已经用了二百多年了,天下形势也是天翻地覆,该改就得改。”

  “再不改就亡国亡天下了,所以必须背水一战。”

  “陈卿怕被士绅骂,怕担责,那卿便回去继续出家当和尚,继续念经求佛,看能不能救世,能不能再装睡下去。”

  陈盟被朱以海如此指责,也无脸再留在朝堂。

  当即只得跪拜请辞。

  朱以海也很不客气的直接就同意了,一点场面都不给留,没必要假意挽留,现在需要的就是效率而不是假客套。

  “请许臣归。”

  “授卿国子监祭酒,负责在绍兴重建国子监吧。”

  陈盟犹豫了下,领旨,然后朱以海摆手,陈盟狼狈退下,他已经没有资格再在这里议事了。

  朱以海称监国以来,先后拜了十四位内阁大学士,但已经连罢方逢年和陈盟。

  “诸位,民不聊生,则国将不存也,大明的根基不仅仅是士绅,士农工商,皆是大民根基,孤为监国,不能只重士绅而不顾农工商,手心手背皆是肉,必须一碗水端平。”

  谷/span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可如何改,大家却也没头绪。

  毕竟如果仅仅是修修补补,也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陈盟被罢,也算是再次表明了监国决心态度,一时间,君臣倒是能够专心的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再争论要不要去做。

  “孤有一个想法。”

  朱以海见无人吭声,只好自己继续开口。

  “天启崇祯两朝战乱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