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1章 扬州盐商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引,然后去盐仓领盐,再运到自己的盐区销售。

  各个环节都有详细规定,十分复杂,这里面操作空间很大,比如说朝廷的高官权贵甚至是宗室们,往往凭借权势,向皇帝讨要得一些盐窝盐引,然后倒手卖给盐商,就大赚一笔。

  当然盐商们获得垄断经营权后,利润更加惊人,他们官商勾结,还公然自己贩卖私盐,比如本来一个盐区一年需一千万斤盐,他们只向官府购一百万斤官盐,按此数量交盐税,实际却另贩卖了九百万斤私盐,这个不交盐税。

  类似的方法还很多。

  总之取得官盐商资格卖盐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最后损害的仍是朝廷的利益,大明的盐价远超两宋,但盐税收入却远远不及。

  清廷也沿用明朝的旧例,但他们为了从盐商手里多弄银子出来,一是重新招募盐商,想贩盐就得重新获得盐商资格,获得盐区,这些都要重新掏银子。

  其二就是清廷多卖盐引,盐仓本有一万石盐,他们卖十万石的盐引,这盐引其实就是连盐价带税都计在内的,领了盐引就意味着买了盐并缴了税,但盐少引多,就意味着得排队,可能这引拿到手里,明年才能领到盐,这叫超发盐引,也就是提前预付了钱和税。

  当然清廷的手段不止这些,他们还找盐商募捐,捐了一次又一次。

  因为改朝换代,也因为之前扬州之屠,所以如今的盐商们没以前的势大,他们也不太敢跟清廷抗争,于是只能被拔毛。

  当然,对盐商来说,这些实际上都是成本,只要维持住盐商的资格,那他们的收益依然不少。

  甚至因为这身份是世袭的,所以就算今年亏了,但明年后年还能赚回来,总是划算的。

  毕竟这种好事情,他们若不愿意,清廷可以马上换人,有的是商人愿意成为盐商。

  可现在朱以海先封锁长江,再封锁南北运河,又继而占了扬州、盐城等,这可就让盐商们坐立难安了。

  之前被抢了大批盐,大家损失惨重不说,现在更是这买卖干不下去了。

  朱以海召见他们,他们不敢不来,谁叫他们没来的及跑路呢。

  好在这次有个老伙计程壁事先代监国见了他们,跟他们通了通气,程璧也是个徽商,之前也贩盐,产业也不算小,只是在清军屠扬州时,家人皆被屠,因此一心抗清,把几十万两银子的家业都捐出来抗清了。

  如今新被鲁监国提升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从三品,掌两淮盐政。

  他告诉徽州盐商老乡们,天下之盐,多半出两淮,百姓饮食离不开盐,所以这盐运销售还得继续。

  只是呢,两淮盐业的一些规矩得改一改了。

  盐商很有钱,明末时就有许多盐商身家百万,甚至更多,但再有钱的盐商,也没有什么政治身份,他们甚至只是朝廷以及那些权贵们养的猪,想要钱的时候随时可以杀猪。

  对于如今再次占据扬州的鲁监国,这些盐商也好,甚至那些漕帮也罢,没有一个敢不恭敬的。

  监国召见,一个个赶紧的排队,甚至还私下里悄悄的商议,该比多少孝敬,虽然也有人认为这明军不太可能长期占据的了淮扬,但他们也不敢得罪这鲁监国。

  该掏的银子还是得掏,他们盐商除了银子,也没有其它拿出手的东西了。

  他们现在就一个诉求,拔点毛可以,别抄家砍脑袋,最好是收了他们的银子后,还能够让他们继续收盐运盐卖盐。

  战争让这些新盐商们,掏了许多银子出来,都还没开始回本呢,继续这样耗下去,大家都得破产。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