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红黑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浙江总兵无礼,更祸害百姓。

  朱以海若是直接去舟山,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老朱见他们反对厉害,倒也没坚持,黄斌卿这人,历史上也确实没什么好名声,虽未降清,但跟鲁监国政权却是死对头,鲁监国就在旁边,他却非奉福建的隆武帝为正朔。

  历史上他好几次袭击友军,吞并人马。

  甚至在鲁监国兵败钱塘江,败兵退回舟山时,这家伙不但不帮忙,甚至还派兵袭击鲁兵,抢夺船只钱粮等。

  可以说,这人确实就是个无法无天的乱世军阀。

  当然,舟山紧邻定海,尤其他是海中岛屿,在朱以海的计划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后方基地,对抗清大业十分重要,肯定得拿到手的。

  更何况,黄斌卿手下可是带着南明的一支水师兵马,数量不少,是正规军。

  不收编过来,反而让他们在卧榻之侧呆着,这也太过危险。

  朱以海没直接去舟山,而是先派人去宣旨。

  他授封黄斌卿为肃虏伯,并对黄斌卿和他的这支人马,做了一个特别的安排,朱以海旨意中称赞了黄斌卿一番忠勇为国之类的套话,然后拜黄斌卿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拜为操江武臣。

  操江武臣这个职位在大明朝十分重要,官名来自于朱棣发过的一个诏书,南京系国家根本之地,江淮乃东南财赋所在,今特命尔等不妨院事兼管操江官军。

  于是乎,操练守护南京的大明水师部队,就有了两个专门的主官职务,操江都御史和操江武臣。

  操江武臣,因此也叫提督操江,领上下江防事。

  大明最后一任提督操江是诚意伯刘孔昭,他便是刘伯温的后人,弘光朝时跟首辅马士英党同伐异,掌握着长江水师,甚至掌控朝堂,激烈党争。

  在弘光小朝廷崩溃后,刘孔昭却并没有降清,而是带着人马跟其它水师将领黄蜚、黄斌卿、郑鸿逵等人一样,全都顺江跑了。

  此时的刘孔昭应当还带着他的人马,飘泊在苏松一带的近海上呢。

  史书上对刘孔昭的记录很不好,说他杀叔甚至杀祖母,如何勾结奸相,祸乱朝纲等等,不过考虑到其实明史本来就大多是那些降清的大明文臣或其后人写的,而他们大多是东林后人,本就跟刘孔昭等这些所谓阉党啊勋臣们是敌对的,所以抹黑他们也很正常,反正刘孔昭致死没降是真的,甚至后来鲁监国北伐,张名振和张煌言打到长江口,对着南京孝陵吊祭的时候,刘孔昭也在其中呢。

  提督操江,就是统领长江水师的,向来都是南京勋臣们担任,就跟历代魏国公都担任南京守备勋臣兼领中军府一样,提督操江也一直都是由公侯伯爵的这些勋臣担任的。

  朱以海直接封黄斌卿为伯爵,又拜他为提督操江,这对黄斌卿绝对够可以的了。

  可使者带着诏书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