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4章 以攻代守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物的种植,以保证江苏手工制造业的原料供应。

  农业和手工商业双管齐下,他一个都不想放弃。

  “鱼与熊掌皆欲兼得,但又岂会简单?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臣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当然是不能让田荒着,其实则是各府县、各乡村,甚至具体到各地主、农民,都得按其耕地,划一道红线,保证红线内的粮食耕种亩数,还得保证上缴的田赋本色粮的数量,然后线外的土地,才可以去种经济作物。

  另外,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毕竟如今战乱之时,粮食亦是非常宝贵,所以我们打算增加山地林地的杂粮种植,多种陛下推广的红薯土豆玉米高粱大豆萝卜等杂粮,这些杂粮不比水稻等金贵,一些山地林地旱地就算缺水,也还是能够种的,就算收成少些,但种的多,仍然会新增不少杂粮。

  红薯土豆这些杂粮,早年从国外引进来时,一般是当成猪食等种植的,但就算是再差的杂粮,在如今这种战乱饥荒年代,也能成为救命粮。

  百姓多利用园林山地种植些杂粮,那就能多卖些稻米,杂粮也能代替些口粮,保证一家子的温饱甚至是提高他们的收入。

  “如果臣能够保证粮食自足外,又能恢复江南的经济作物种植,恢复江南的手工商业,那么臣认为,以如今的新税法,那么江苏一省的地丁漕盐关厘工商等,收入能超过六百万,若有个五年时间恢复,则甚至可能达到千万两银。”

  阮大铖这时也不甘示弱,浙江在嘉靖万历时代,其税赋就能占到全国近五分之一了,而如今浙江又是皇帝龙兴之地,也是最早推行新政改革的地方,在别处动荡不止的时候,浙江也是最先恢复并发展的,特别是浙东之地。

  浙江有浙西平原杭嘉湖三府,也有钱塘南面的宁绍两块鱼米之乡,论地利,其实不比江苏差。

  山区的严州,过去甚至都是浙江省内经济排第二的府。

  而宁波以前还是日本与大明贸易的指定港口。

  如今朱以海在宁波、台州、温州、杭州、嘉兴都设立了贸易港口码头,这里现在与朝鲜和日本、琉球都恢复航线,江浙的丝绸纸张等,换取日本的铜料银料等,这里面的跨国贸易的利润可是极高的,尤其是还带给朱以海急需的银、铜,和硫磺等。

  又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开展贸易,虽说还是刚起步阶段,但这些过去掌握在江南士绅、海商集团手里的巨大利润,如今大多进了朝廷口袋。

  “一年一千万两白银,朕相信你们能做到,不过也不用急,还是得稳定为主。恢复手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很重要,但是粮食生产安全也更重要,这个年头,有时就是黄金也换不来粮食的。”

  粮食这种战略物资,必须得保证安全,粮食充足,才是南明立足根本,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