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8章 太子妃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太仓知州时,严惩豪奴黠吏,考绩列江南第一,官至刑部员外郎。在朱以海起兵之初,钱肃乐更是元从心腹,担任要职。

  之前换阁,以协办大学士外放江北巡抚,在江北一年也是表现极佳。

  “苍水千金芳龄几何了?”朱以海笑着问张煌言。

  “小女今年十三。”

  张煌言的大女儿比儿子张万祺还大一岁多,他十六岁中秀才然后娶董氏为妻,生下的第一个孩子便是长女张景徽,如今十三岁,跟朱弘甲是同年,小三个月。

  朱以海事先打听的清楚,张景徽长的亭亭玉立,是个美人胚子,更难得的是几岁开始便跟随父亲、母亲读书。

  董氏也是个才女,董家是士族名门,董氏的母亲是宁波杨氏,一门五进士,父子三尚书,是宁波鄞县少有的顶级望族。杨守陈景泰进士,成化侍读学士,弘治年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死后赠礼部尚书。弟弟杨守耻亦官至尚书,杨守随杨守隅皆进士,杨守随官至工部尚书,守隅官至广西布政使。儿子杨茂仁杨茂元皆进士出身,官至巡抚、侍郎。

  张煌言妻舅家表弟杨文瓒与董志宁、董德钦、杨文琦、屠献辰还并称宁波五君子,名气远在宁波六狂生之上。

  杨文瓒崇祯十二年的进士,弘光年授贵州道御史,后回浙江联络举义,也是元勋功臣。

  张景徽几岁起,祖母张氏、母亲董氏还有父亲张煌言教导,所以早就是个小才女。

  晚明以来,江南文士结社之风盛行,江南的闺秀诗人也纷纷建立诗社,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绍兴江阴的祁氏家族社会,祁彪佳和其妻商景兰两家,都是名门士族,祁家的澹生堂更是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祁家诗会有二商四女两儿媳为主,商景兰姐妹加商景兰的三个女儿和她妹妹的女儿,加上张德惠、朱德蓉两儿媳,此外还有她们的侄女等,祁彪佳在朝为官,妻子商景兰在家操持家务,主持家族诗会,带领子媳女儿等游园吟诗作赋,互相唱和,以诗为魂,甚至也会做些慈善,是江南士族女子的代表。

  宁波的杨家、张家、董家、还有赵氏等联络有亲,地方望族,女卷也一样跟家族男子一样结成女子诗社,都是一群才女。在这种风气下,张景徽小小年纪,也已经成为才女。

  她不仅能写诗做赋,甚至书画亦是一绝,而且跟阮丽珍阮丽华姐妹一样,还擅长编戏剧和小说,她以潇湘居士为笔名,在诸多大报上连载自己的剧本、小说,名气挺大。

  尤其难得的是她的作品并不是那种伤春悲秋的小女儿家作品,而是关注到国难时天下动荡的社会,尤其是底层百姓,特别是写出那种救国抗争的不屈,很有力量。

  连朱以海都挺喜欢看她的书,还给了很高评价,认为张景徽的诗、小说、剧本,有几分阮大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