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3章 出塞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原在高原南缘沿山修建了长城,长城到了张家口这里有一个天然的隘口。

  明朝,国家防御战略要点是九边,而宣府大同又是九边之首。

  独石,张家二口又是宣府之项背;宣府乃京师之屏翰。

  张家口的口,指的是修长城时,经过的天然水口,宁川水即清水河出崇礼深山之后,在张家口北端长城经过的东西太平山之间,形成的天然水口。

  这种天然水道不能封堵,只能派兵把守。当初驻兵之时,这里附近有张姓人家居住,便按惯例取名张家口。

  “张家口长城外有佛爷山,大马群山,而张家口更是扼守天然水道,左太平岭右太平岭间这一险隘,成为蒙古高原进入京畿的首当其冲。此处确实独一无二。”

  相比起东面的独石口,这里进来便是张家口、怀来、廷庆等一个个盆地,沿着洋河、桑干河便能直接叩居庸关,若能破关倒直抵北京,燕赵平原一览无余,再无阻拦。

  不过也正因为此,这里有连绵长城防守,也使的这张家口既是军事防御重地,却也成为交通、贸易的要地。

  清水河穿越东西太平山间的水口,穿越张家口城,一路向西南流,也成就这片风水宝地。

  有山有水有盆地平原,就是个塞上好江南。

  阴山山脉在这里成了天然界线,长城内外,便是坝上坝下,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

  在明初,这里人口不足,朝廷也是通过从山西征调卫所的余丁过来定居屯耕,而如今这里经过鞑子的蹂躏,却仍然迅速的恢复。

  做为重要对外贸易商埠,这里的自我修复能力惊人。

  腾机思等归附蒙古部落一次次的前来贸易,还有许多富有冒险闯荡精神的汉商携货出关,也让这里日新月异。

  “告诉腾机思,远来辛苦,先在关外休息,明日朕再召见他。”

  “陛下,腾机思野心不小,须小心提防。”

  朝廷虽然对最早反清的苏尼特部大加封赏,可也并不是就完全信任他们。

  “马卿,腾机思兄弟最近不安份吗?”朱以海问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

  “回陛下,腾机思自被陛下赐封,将他们内迁到坝上后,十分强势,他们打着为朝廷征讨叛乱的旗号,四处攻掠其它漠南蒙古诸部,如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的阿巴噶部,就被他们多次攻打,被掳走许多牲畜牛羊和人口,另克什克腾部、翁牛特部、四子部落等都被他攻打劫掠。

  此人因屡屡得胜,便已经有些膨胀,总到处宣扬他是蒙古雄主达延汗的六世孙,一心喊着要恢复祖上荣光。”

  朱以海听了也只是哈哈一笑。

  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是达延汗的七世孙,所以论辈份腾机思算是林丹汗的族叔。

  但是,当年达延汗中兴蒙古,统一各部后,派自己子孙去各部当首领,所以漠南漠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