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14章 敦煌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打包装箱就花了七天时间,最后装了二十九个大木箱,雇了五辆大车,用了十五匹马来拉走。

  据说这笔交易,总共是三十英镑。

  王道士还挥手向斯坦因告别,觉得这人很大方,斯大人是个仁慈大方的布施者。

  朱以海一听到敦煌石窟就不由的想到了那个王道士、蒋翻译还有斯大人。

  此时那石窟里,那万卷经藏,甚至唐僧三藏取回来翻译的经书,应当也还在里面封存着吧。

  据说敦煌的石窟最早是在前秦建元二年,由乐僔和尚创凿洞窟,后来法良禅师接续创建,到北凉时期,这里形成了小型僧侣社区,最初这些洞窟只是做为隐士僧侣修行之所,后来发展为服务于附近兴起的寺院。

  中国之于西域,当始于张骞,始于霍去病,经汉代的不断经营,才有了西域的丝路繁华。

  后来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中原内乱,但西域依然还有许多汉人子弟。

  前凉张骏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已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合并,称做沙州。

  唐代时曾在沙州城内常驻豆卢军三千三百,隶属驻凉州的河西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西域诸军回师中原,使的河西被隔绝,最终被吐蕃占领,在张议潮起义后,河西的汉儿们联合各阶层和各族,仍然坚守百余年,最终被回鹘占领。

  再后来是蒙古西征,然后察合台汗国,再叶尔羌汗国。

  明初驻防关西七卫的蒙古人东迁陇右,成了后来的裕固族,回鹘人随叶尔羌占据此地,成了信奉**的缠回。

  不过到此时,洪承畴、吴三桂、李成栋、张勇、赵良栋、高进忠等左右先锋军反复扫荡,关西七卫的缠回或蒙古人,要么撤回北边,要么成了俘虏被运走。

  曾经热闹的敦煌,一度显得有些冷清,只有一些先锋军。

  后来皇帝下旨,先锋军就地转为屯镇,给所有将士赐田授地,甚至还给他们赏赐了些缠回俘虏为奴,把一些缠回女子给他们做妻妾,又把夺取的一些牛马等分授给他们。

  让他们建立起屯堡、屯庄,为大明守住这些绿洲。

  先锋军抢掠的那些战利品,皇帝也没有追究,还鼓励他们把家人、族人接来,来了后也一样分田授地。

  当朱以海率御营禁卫抵达敦煌的时候,这里很热闹。

  有西域各汗国的汗王、台吉们早已经先一步到来恭候皇帝,也有叶尔羌国的使者,还有先锋军和他们已经迁来的家眷等。

  党河穿过敦煌城而过。

  黄沙漫漫,敦煌城堡外,到处都是连营帐篷。

  汉唐时这里曾也是佛教中心,是各方朝。。之地,贸易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沉寂多年,如今皇帝西来,诸汗来朝,再次热闹起来。

  汉唐的西域辉煌文化,居然要从敦煌石窟里去寻找点滴了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