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9章 最苦的,还是农民···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坐姿,眉宇间,也稍带上了些许哀愁。

  “虽不至公子所言之地,然今岁秋收,确得粮甚少啊······”

  说着,张病己不由叹息着又一摇头。

  “汉五年,老朽自军中伤退,归农于渭北,得陛下赐以不更之爵,二百亩之良田。”

  “当岁,老朽家中二百亩田,得粟米七百余石!”

  “老朽孙辈男十一,皆因此得以饱食足一岁余,今皆年不过十二、三,却身六尺余长!”

  “然往数岁,田间所得之粮,便愈发稀寡·······”

  说到这里,张病己神情中,不由涌上了些许哀伤。

  “先是汉八年,关中稍旱,田亩多无水以灌溉,亩得粮不足二石!”

  “及去岁,虽无旱,然老朽所在之张家寨,远郑国渠者甚;待水流至张家寨,已然所剩无多······”

  “今岁,老朽不得已,只得驱乡中青壮,负桶往渭水,然亦不过杯水车薪;张家寨农三百七十余户,田近四万亩,得粮只不足六万石······”

  “此粮六万石,去其农税四千石,再售于粮商巨贾;待明岁,售粮所得之钱,恐只得粮不足三万石······”

  说着说着,张病己望向刘盈的目光中,竟已泛起了点滴泪光。

  “须知张家寨民三百七十四户,足二千六百余口啊······”

  “粮米三万石,分而食之,人不过十石余;纵以粗粮、糟糠掺而食之半饱,亦不过八、九月之用·····”

  “余三五月,恐便是孩童厉泣,道尽无人,家家户户饥卧于榻,不敢出门稍行··········”

  听着张病己的描述,纵是对关中粮食减产、百姓食不果腹有所预料,刘盈也只觉得心中,响起一声被石锤狠狠砸下的闷响。

  ——三万石粮食,两千六百多人吃,够不够?

  刘盈心里非常清楚:如今汉室,对‘是否食不果腹’的判定标准,便是人均月食米粮二石!

  按这个标准算,但凡一个成年的百姓,无论男女,只要其一年的粮食摄入量没有达到二十四石,便都可以在地方官府的报告中,被称作‘食不果腹之贫民家’①······

  而张病己口中,张家寨的百姓,每人每年平均所摄入的粮米,很可能就是十石多一点。

  这意味着:如果只吃纯粟,每吨都吃饱,那张家寨百姓辛苦劳作一年所得,却只够吃半年!

  只片刻之间,刘盈心中,便涌起一阵莫名庄严的使命感。

  ——郑国渠,必须修好!

  ——明年,最晚后年,一定要让关中百姓,摆脱这种‘种地一年,粮食不够吃一年’的窘境!

  刘盈正沉思的功夫,张病己也是面带愧疚的回过头,摸了摸趴在怀中,亦悄然睡去的那颗小脑袋。

  张病己的幼孙张未央,今年才八岁,看上去,却仍瘦弱的像个四五岁的幼儿。

  看着张未央那明显凸起的锁骨,以及隐隐有些凹陷的脸颊,张病己只惨然眨了眨眼,却根本不敢抬起手,去擦眼角的泪水。

  只片刻之间,在刘盈一行车马的最前端,无论是张病己所在的车厢内,亦或是刘盈所在的车厢外,气氛,都无比的压抑起来。

  如此不知过了多久,终还是张病己稍待哽咽的一声轻语,打破了这阵沉浸······

  这是一条有味道的作家说。

  有点拉肚子,写一会儿就要跑趟厕所······

  就,写的有点慢,剩下四更,可能有至少三更都得十二点后发出来。

  明天有事的兄弟们可以先睡,明天再看。

  谢谢理解。

  文中人均粮食消耗量,是从《我要做皇帝》中做参照。

  须得一提的是:汉一石,并非是大多数历史爱好者以为的‘三十kg’,而是大约。

  每人每月27千克米粮,听上去很多,但实际平均下来,每天不到一千克。

  而且粟米的营养价值,远不及现在的水稻、麦面。

  虽然在西汉,百姓只吃两顿饭,但每餐不到一斤的粟米,尤其对需要从事农业耕作的百姓而言,也还是只能勉强算作是‘吃饱’。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