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你俩关系不错啊?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你俩关系不错啊?

  具体的施工方案安排完毕,郑国渠下游段的底部挖掘工作,很快便走上了正轨。

  在渠首绝流第五天,少府所出的官奴三万,功侯百官家中私奴近四千,以及自发而来,无酬协助整修郑国渠的百姓约一万余人,便被少府阳城延分配到起于莲勺以西二十里,直到郑国渠汇入洛水的一百一十里河段,正式开始郑国渠下游河段的淤泥清理、挖掘工作。

  当然,虽说都是挖掘渠底,但不同来源的力役,自然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地方。

  少府官奴三万人,全部被派到了最下游,泥沙、淤泥沉积最深的末端;

  而百官功侯贡献出的私奴,以及自发前来的渭北百姓,则都被安排在了靠近莲勺,泥沙、淤泥沉积稍浅的区域。

  与此同时,还有源源不断的渭北青壮劳力,自渭北各处前来,参与到郑国渠的修整工作当中。

  便是在这一片朝气蓬勃的氛围中,刘盈也是在阳城延的陪同下,来到了郑国渠南岸。

  “呼~”

  “沧海桑田呐~”

  站在渠沿,看着渠下那一道道手握木锄,用力挖掘渠底的青壮劳力,刘盈不由稍发出一声感叹。

  说起来,这还是刘盈第一次亲眼目睹传闻中,已经‘近乎绝流’的郑国渠。

  在此之前,无论是前世的傀儡生涯,又或是前段时间,为郑国渠的整修工作做准备,刘盈对郑国渠的了解,都来源于石渠阁内的皇室档案、图纸,以及阳城延的口述。

  先前,在刘盈印象中的模样,郑国渠的侧剖图,便大概是上宽十五丈、下宽九丈,高三丈的倒等腰梯形。

  可是此刻,在亲眼目睹了郑国渠的现状后,绕是对郑国渠的糟糕状况有所预料,刘盈也不由暗自咂舌起来。

  就刘盈此时所见,眼前这条号称‘秦灭六国之第一要素’的郑国渠,已是完全看不出人工水利工程的模样。

  原本应该平整的渠底,已经被一层肉眼可见,且坑洼无须的淤泥、河沙所遍布;在淤泥当中,甚至能看见枝条、石块等垃圾的痕迹。

  在五十年前,被一个个老秦人夯实的渠侧,也再也不见曾经,那道稍有些陡峭的坡度。

  如果不是知道此处,就是确凿无疑的郑国渠,那刘盈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样一条杂乱无序,丝毫看不出人工挖掘、建造痕迹的渠道,居然不是自然形成。

  听着刘盈满是唏嘘得发出感叹,阳城延也不由稍叹一口气。

  “自三皇五帝以降,农,便乃国本;水,则乃农本。”

  “而水利沟渠、江河湖泊,又乃水之来由。”

  “江河、湖泊,乃多为自成,纵人力亦难改其道,或阻其决;及水利沟渠,则自起建之日,便当不时维护、清整,方可用于输水灌农。”

  说着,阳城延不由轻笑着侧过头。

  “此番,家上奉陛下之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