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 朕,得亲自回长安瞧瞧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1章朕,得亲自回长安瞧瞧

  面带欣慰的发出一声感叹,刘邦又莫名觉得,心中直涌上一阵不知来由的落寞,以及······

  别扭。

  这也不难理解:就算粮食专营一事,确确实实需要九卿级别的重臣把关,也不一定非得是少府。

  便说此事,若是刘邦亲自决定,就很可能会将粮米官营的相关事务,尽数划入内史的职权范围。

  再加上如今,内史的职权基本都是由‘丞相领内史事’的萧何主掌,粮米官营一事,便也就该由萧何去负责。

  而刘邦之所以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安排,自也是如今朝堂之上,唯有丞相萧何,最值得刘邦信任。

  既然萧何,才是如今汉室名副其实的‘内政第一人’,那作为监国太子的刘盈,又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将粮米专营之事,交到九卿中最羸弱、最‘不靠谱’的少府手中?

  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刘邦方才,那段‘莫名’自语的核心内容。

  ——少府之事,外朝不可过问!

  除去少府,九卿中的其他八位,理论上都属于丞相府管辖。

  至于军方的大将军、车骑将军等顶级将帅,理论上则都由太尉统帅。

  ——就连负责天子人身安全的郎中令、负责守卫皇宫的卫尉二人,严格意义上的上级,都是丞相,而非天子!

  而在汉室整个政治体系当中,有且仅有这么一个特殊个例,可以不鸟整个天下,只专注于天子的差遣。

  这个特殊个例,便是少府。

  再加上刘盈特地警告少府卿阳城延‘别和丞相萧何走得太近’,刘盈选择由少府,来充当粮米专营的第一负责部门,目的也就显而易见了。

  ——借粮米专营一事,撑起少府的架子!

  如果不细想,得知刘盈想撑起少府,就连刘邦,都不免会觉得有些奇怪。

  但稍一琢磨,明白刘盈的真实意图之后,刘邦欣慰之余,也就不由感到有些落寞、别扭起来。

  ——作为开国之君,刘邦本人,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通过制衡、权谋,来把控朝堂的必要!

  只要刘邦一声令下,便是主掌马政的太仆、主管刑狱的廷尉,乃至于主管礼制、祭祀的奉常,负责宗亲内部事务的宗正,都可以在刘邦的驱使下,化身为粮食专营的急先锋!

  没有人会质疑太仆、廷尉本该负责马政、刑罚,也没有人会质疑奉常、宗正不该插手农耕之事。

  但作为太子的刘盈,却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随意破坏规则、再由着性子制定规则的能力。

  太子的身份,使得刘盈只能在规则范围内,适当的做出抉择。

  例如:在少府和内史这两个和‘粮食’能稍微沾上关系的部门中,选择其中一个,来负责粮食专营。

  而刘盈的选择,是少府。

  是如今一无所有,空有一个‘外朝不可过问’之超然地位的少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